邮箱登录 |
|
|
“片上可编程系统前沿技术研究”创新团队通过试运行评估 |
撰写时间:2009-06-29 |
作者: |
【字号: |
小 中 大 |
】 |
|
【点击率: |
】 |
【打印本页】 |
【关闭】 |
|
|
|
|
|
杨海钢主任在会上演讲
|
|
交流会现场
| 2009年5月22日,中国科学院高技术与发展局在沈阳组织会议,对电子所和微电子所联合承担的“片上可编程系统前沿技术研究 ”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进行了试运行评估。中科院高技术局副局长刘桂菊出席会议并讲话。专家组共11名成员,由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担任组长,陈弘毅教授为主审专家。评估专家听取了团队负责人杨海钢研究员试运行评估工作报告和团队海外成员、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王慰教授的专题报告,经过认真讨论,专家组一致同意该团队通过试运行评估,建议正式批准启动。 该团队以片上可编程系统前沿关键技术及应用为研究主线,以核心器件现场可编程门阵列、高精度模拟传感信号采集电路、低功耗射频收发前端为重点研究内容,探索新一代的基于新型存储器、异步系统和三维集成技术的FPGA。研究方向符合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和中国科学院信息创新基地战略规划的要求,对国家经济和安全具有战略性意义。 试运行期间,创新团队围绕研究主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与交流,其中:(1)成功举办三届研讨会;(2)开展海内外成员互访16人次,有12名国外学者访问电子所与微电子所,并作了30余场讲座,累计百课时;(3)海内外成员共同发表了13篇文章,包括2篇APL; (4) 团队海内外专家联合指导研究生,建立起青年科技人员的交流培训渠道;(5)团队海内外成员在此期间发表相关文章50余篇,申请专利10余项;(6)获得国家重大专项等相关研制任务立项。 创新团队海内外成员在微纳电子器件与电路、片上系统、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等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并且均在各自研究领域内取得了突出贡献和丰硕成果。通过试运行表明,团队成员研究背景与本项目密切相关,各有专长,优势互补,结构合理,成员之间已建立起长期良好的合作基础。 团队将继续加强合作,发挥多学科交叉优势,深入探索片上可编程系统新的原理、方法和技术,力求在可编程系统芯片设计、软硬件协同、微弱信号采集、高性能数据处理、低功耗射频传输、系统集成、测试等关键技术上取得进一步突破,并承办高水平国际会议,以提升电子所和微电子所在该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影响力与竞争力。 十一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