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一号C星郑州地区SAR图像
2012年12月9日,环境一号C星在完成发射、SAR载荷天线展开、SAR载荷常加电单机加电、SAR载荷大功率发射路径馈线波导充分放气(避免低气压放电)等准备工作后,SAR载荷成功开机并传回第一张S波段合成孔径雷达图像。
环境一号C卫星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民用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其有效载荷为S波段合成孔径雷达(SAR),具有全天时、全天候对地观测能力,可以获得5米分辨率图像。SAR分系统分为天线子系统和中央电子设备子系统两大部分,由中科院电子所负责SAR分系统的抓总研制。
电子所作为SAR载荷抓总单位,在上级机关和卫星总体的指导下,为应对引进产品的风险,分别于2008年10月和2010年2月启动了国产化大功率发射机(中电14所)和国产化天线子系统(五院西安分院)的研制工作,并克服了时间紧、技术攻关难度大等困难,确保了正样产品按计划交付卫星总体。
环境一号C卫星将与早前发射的环境一号A、B星组成环境与灾害检测预报的“小卫星星座”,从而可以对生态环境和灾害进行大范围、全天候、全天时动态检测,及时反映生态环境和灾害的发生并对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对灾害快速评估、为救援和重建工作等提供重要科学数据。
电子所通过环境一号C星SAR分系统研制工作,提升了航天工程研制能力,培养造就了一支年富力强的工程研制队伍,展现了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技术领先的科研水平,进一步巩固了电子所在国内微波遥感领域的领先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