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4月10日上午10时,满载着参加我国第26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员的“雪龙”号停泊在上海市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一个盛大而隆重的欢迎仪式在这里举行。国土资源部、国家海洋局、上海市以及科考队员所在单位领导和亲属等500多人参加了欢迎仪式。
我所十室赵博博士参加了格罗夫山内陆考察。他克服了高原、严寒等恶劣的环境气候以及冰裂隙等危险,完成了格罗夫山冰下地形地貌的探测任务,胜利凯旋。我所办公室张晓光副主任和十室刘小军副主任代表电子所迎接赵博的归来。
第26次南极科学考察队由249名队员组成,自2009年10月11日从上海出发,至今年4月10日返回上海港,历时182天。“雪龙”号极地考察船安全航行3.2万多海里。考察队员来自全国70个单位,先后执行了南极长城站、中山站物资补给以及人员运输、大洋考察和考察站建设改造等任务,首次组成了昆仑站与格罗夫山两支考察队执行南极内陆科考任务。
赵博在格罗夫山内陆考察期间,利用我所自主研制的冰雷达设备,在梅森峰和哈丁山局部地区进行了冰下地貌和冰下盆地的地球物理勘探,获得了一批高质量的测量数据,为研究测量地点的冰雪沉积层、上覆冰层厚度和冰下地形,以及研究冰下古沉积盆地等地貌等提供了科学依据。这也是我国首次采用自主研制的冰雷达设备进行南极内陆冰盖探测试验。(十室 赵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