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登录 |
|
|
电子所十室党支部参观十三陵水库 |
发布时间:2016-03-30 |
作者: |
【字号: |
小 中 大 |
】 |
|
【点击率: |
】 |
【打印本页】 |
【关闭】 |
|
|
九月一日,十室党支部组织学生去参观市级爱国教育基地——十三陵水库。十三陵水库位于昌平区,坐落于蟒山和汉包山之间。蟒山山势蜿蜒如巨蟒出行,故得名为蟒山。我们乘车到达水库前,看到在水库堤坝上,毛泽东挥洒自如遒劲有力的题字。这些题字在阳光中依然色泽圆润,但是翻开历史书,就会发现这水库其实已逾半个世纪。水库建造之时,正是新中国百废待兴之时,水库的修建凝聚了许多劳动人民的汗水和心血。几十年沧桑风雨,这个水库也经历了水源枯竭之忧,八十年代中期,人民将延庆县白河堡水库引入此地,自此水库蓄水日多。水库旁的沥青路如珠子般把京效各地串在一起,许多市民也前来此地享受天然氧吧——水库旁的林繁叶茂的蟒山国家森林公园。行人的脚步踏着喧嚣,惊扰了林间休憩的小鸟,而水库依然宁静地仰望天空。云卷云舒之间,行人来了又去,一如惊鸿掠影,了无痕迹,“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此地仿佛是人们在车水马龙疲惫之余的一个港湾。勿勿而来的人们带着都市之累,夕阳斜照之时眉头舒展而去。 我们一行人很快到了蟒山登山入口处。欲看水库全景,非登顶俯看不可。大家兴致很高,很快都拾级而上。石阶旁边的松柏枝繁叶茂,阳光透过叶隙洒在石级上,已经消去了大半的热量。石阶随着山势也越来越陡,但依然能感受到林间的清凉。登山的路上,不时看到鬓发苍苍的老者依然矫健有力,神采奕奕。道旁的野枣树引起了不少孩童的兴趣,小小的枣子还没有成熟,青色的果实还没有吸足阳光。有孩子摘了放在嘴里咬了一下又吐掉了,想必还是苦涩的。登到半山腰时,已经能看清水库的大半面貌了。“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的诗描写了美丽的洞庭湖夜景,若与此时的十三陵水库相比。诗中的秋月却换作了骄阳,阳光的热情唤醒了花鸟虫鱼,所以四处一派生机勃勃的样子。如果说刘禹锡月中的洞庭湖是一个披着面纱的睡美人,阳光中的十三陵水库就是刚刚睡醒准备去玩耍的小女孩儿。太阳悄悄地爬到了高处,我们也攀登到了山顶。有些石阶坡度高,登到山顶时已汗如雨下了,不过山顶红色的亭子里有供游人休息的长椅。山顶的风像调皮的孩子,一会儿呼呼地跑过来,一会儿又不知躲到哪里去了。风来的时候,带来了阵阵凉爽,驱走了困乏。从山顶远眺,蟒山如静卧长龙,层峦耸翠。一直蜿蜒到远处。天空很蓝,像是光滑的蓝色缎子飘浮在空中,缎子上点缀的白云不断地变化着,像是孩提时梦中的大棉花糖。从山顶俯窥,十三陵水库静静地躺在群山怀抱中,水平如镜,波澜不惊。大伙儿在山顶遥看水库及外景,颇有指点江山意兴遄飞的味道。 太阳偏西的时候,我们也准备踏上归程。在回来的车上,看着窗外过往的行人,思绪也在飘浮。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我们的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开辟和捍卫了美丽如画的万里江山。我们祖国的每一寸土地,都是不可估量的财富。我们热爱自己的国家,也正是热爱脚下的每一处热土。土地承载了我们共同的家园,也承载了同一个梦想。我们希望中华民族在这方领地上繁荣昌盛,我们的同胞可以安居乐业,我们的梦想可以美丽绽放。也正是这凝聚了十三亿人的中国梦,将会激励我们勇往直前自由飞翔! 十室 王友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