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机构概况 | 机构设置 | 研究队伍 | 科研成果 | 研究生教育 | 国际交流 | 学术出版 | 科学传播 | 人才招聘 | 图书馆
 邮箱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 文化活动
“龙”观天下还看雷达——中欧遥感科技合作渐入佳境
发布时间:2016-03-30 作者: 【字号:   【点击率: 打印本页 关闭

汪振霞最近忙得不可开交。

作为中欧“龙计划”第三期陆地遥感高级培训班的秘书组负责人,她要安排、协调、联络培训班相关各方人士,尤其是要与欧方及中方“龙计划”项目办公室进行各项工作的联合部署及具体落实。

光是培训班学员的筛选,就花费了秘书组大量的时间。

培训班爆棚

预计70人的培训班,仅在6、7月两个月,就有国内外数百人报名,其中不乏高级研究人员。

一位学员在给秘书组的邮件中写道:“我是‘龙计划’三期项目的研究成员,希望再次考虑我参加中欧‘龙计划’三期陆地遥感高级培训班。我完成了遥感滑坡解译的大部分工作,在此列上我发表的相关文章,请考虑我的申请。”

而欧洲空间局(以下简称“欧空局”)项目负责人、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的一位教授还亲自为一位中科大博士生说情。

后经组委会多轮综合评估和筛选,培训班学员人选才最终敲定。

10月15日,异常“火爆”的中欧“龙计划”第三期高级培训班终于在京顺利开班。中科院电子所微波成像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培训班的承办单位。

“龙计划”观天下

“龙计划”培训班为何如此诱人?

中欧“龙计划”是科技部与欧空局在遥感领域开展的一项重要官方合作项目,旨在促进欧空局对地观测数据的利用,加强中欧研究团队在对地观测技术领域的交流合作,共同出版研究成果,为陆地、海洋及大气应用数据的处理、算法和产品提供培训。

“龙计划”一期已于2004年至2007年完成。其间,中国有120多位科学家与欧空局的50余名科学家开展合作,进行了陆地、大气、海洋应用相关的16个主题项目的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基于之前的成功合作,“龙计划”于2008年启动第二期,双方联合完成了25个主题项目的研究。

目前,“龙计划”推进到第三期,研究的主题项目增加到50个,许多项目的研究团队吸纳了新的中欧双方研究人员,人数达到700多名,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值得期待的第三期

进入三期合作后,“龙计划”加强了雷达信息处理技术及其应用领域的研究。

在此次培训班的开幕式上,中欧“龙计划”项目科学协调委员会负责人、欧空局对地观测项目负责人Yves Louis Desnos表示,此次培训班,无论是规模,还是内容,都远超第一、二期,很值得期待。

最值得期待的还是此次培训首次新设成像雷达班。

科技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与光学手段相比,成像雷达可在夜间和云雨等恶劣天气条件下工作,是减灾应急、环境监测、资源调查和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这也是增设成像雷达班的原因。

雷达信息处理技术及应用研究是中科院电子所微波成像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强项,这使得该实验室成功进入“龙计划”第三期。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洪文也成为此次培训班的组委会执行主席。

洪文带领的研究团队,具有很强的雷达信号研究与雷达信息处理的专业背景和研究经历,近年来在极化/极化干涉技术方面,取得了多项开拓性的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基于他们的研究结果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龙计划”合作双方负责机构都希望他们能对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培训,由此促成了第三期高级培训班首设成像雷达班。

洪文在“龙计划”三期中担任“极化干涉SAR土地利用/覆盖和森林信息提取技术”项目的中方共同负责人。

他介绍说,近年来,国外发射了一系列具有多极化数据获取能力的新型成像雷达卫星,这极大地提升了这些新型卫星在精细土地覆盖分类和参数反演方面的应用价值。由此,极化/极化干涉技术也成为中欧“龙计划”的重点合作领域之一。

不过,洪文也对《中国科学报》表示,这项技术目前存在着数据缺乏、模型复杂等诸多困难,迫切需要专门从事模型机理研究、遥感系统研制、遥感处理和应用研究的科研人员协同开展全链路研究,而开办培训班,也可为此作出一点贡献。

(转载自2012年10月19日《中国科学报》A4版)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08-2009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78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53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19号 邮编:100190 邮件:iecas@mail.ie.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