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招聘学科及主要研究方向: |
(一)招聘学科:信号与信息处理(1名) |
研究方向: |
1. 微波成像新体制中的雷达信号处理理论和方法; |
2. 稀疏信号处理及其在微波成像应用中的重要理论、关键技术及其科学实验研究。 |
依托项目:稀疏微波成像的理论、体制和方法研究 |
(二)招聘学科:激光技术、物理电子学、光学工程(1名) |
研究方向:
|
1.新型先进激光器关键技术; 2.激光应用。 |
依托部门:高功率气体激光技术部 |
(三)招聘学科: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信息系统(1名) |
研究方向:
|
1.SAR系统/高分辨率多模式SAR信号实时处理; |
2.宽禁带MMIC技术/微波电路与系统微组装与封装技术。 |
依托部门:航天微波遥感系统部 |
(四)招聘学科:信号与信息处理(1名) |
研究方向: |
1.面向认知的整体性和层次性特点,研究媒体对象的层次性表理论,建立整体性感知的计算模型; |
2.面向媒体数据多性对象特点,分析媒体数据多性的形成机理,研究面向多叉性对象的机器学习理论与方法; |
3.研究符合认知机理的多模态高维异构媒体数据的特征提取与描述研究。 |
依托项目:973项目数字媒体理解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
(五)招聘学科:电磁场与微波技术(1名) |
研究方向: |
1.电磁散射与逆散射新方法研究;2.超宽带电磁成像方法与技术研究。 |
依托项目:超宽带穿透成像雷达技术、测月雷达等 |
二、应聘条件: |
(一)应聘人员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
1.具有中国国籍的公民 , 或自愿放弃外国国籍来华或回国定居的专家学者。 |
2.独立主持或作为主要骨干参与过课题(项目)研究的全过程并做出显著成绩;或曾作为国内外大科学装置设计、科技平台建设及运行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并做出突出贡献。 |
3.在国内外学术界有一定的影响,能把握本学科领域的发展方向,具有长远的战略构思,能带领一支队伍在国际科学前沿从事研究并做出具有国际水平的创新成果;或带领技术团队为科研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在解决关键技术问题、推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一流成果。 |
4.在本学科领域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做出过具有国际水平的研究成果,在重要核心刊物上发表过多篇有影响的论文,或掌握关键技术、拥有重大发明专利等,其研究水平足以担当我所的学术或技术支撑带头人。 |
5.恪守科学道德,学风正派、诚实守信、严谨治学、尊重他人,具有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而艰苦创业的奉献精神。 |
6.年龄一般不超过 40 岁;对于从国内招聘的人员及从海外招聘的具有助理教授及以上职位的人员,年龄可放宽到 45 岁。 |
(二)来自国外的应聘人员需获得博士学位后有连续 4 年以上海外科研工作经历,一般应在国外获得助理教授及以上职位或其他相应职位。 |
(三)来自国内的应聘人员应具有研究员(或教授)专业技术职务,并在本领域已取得有一定影响的科研成果。 |
(四)项目“百人计划”岗位招聘海内外优秀人才属相关科技创新基地的重大项目或重要方向项目首席科学家岗位。 |
三、应聘材料: |
1.应聘者向人事教育处提出申请,并填写相关表格、个人简历。 |
2.提供 2 位国内外知名专家推荐函、发表文章的收录和引用情况的检索证明、 2-3 篇代表性论文复印件、国内外任职情况证明材料、博士学位证书等相关材料。 |
3.对应聘后开展工作的设想。 |
四、应聘后待遇: |
1.支持一定强度的科研经费。 |
2.享受“百人计划”相关待遇和岗位津贴 。 |
3.可 聘为创新岗位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
4.“ 引进国外杰出人才”入选者可报销回国的路费及行李托运费。 |
5.其它面议。 |
五、联系方式: |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19号(邮编:100190) |
联系部门: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人事教育处 |
联系电话:0086-010-58887028 |
联系人:卢葱葱 |
网址:http://www.ie.cas.cn/ |
E-mail:cclu@mail.ie.ac.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