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机构概况 | 机构设置 | 研究队伍 | 科研成果 | 研究生教育 | 国际交流 | 学术出版 | 科学传播 | 人才招聘 | 图书馆
 邮箱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其它功能 > 征文投票
开拓思路、创新发展、做好文献情报服务工作
发布时间:2016-03-30 作者: 【字号:   【点击率: 打印本页 关闭

一流的科学研究需要一流的科技信息支撑,科技创新与发展离不开高水平、高效率的信息服务。当前Internet技术大大拓宽了人们的视野,一方面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另一方面海量信息与网上知识无序化,使得信息相对分散,揭示不够系统,难以满足用户多元化、个性化需求。技术发展与用户需求的改变迫使文献情报人员在传统服务的基础上不断在资源保障、教育培训、参考咨询、信息分析等方面进行探索。经过几年的努力,我所文献服务部门在为科研人员提供网络化、数字化信息服务、提高文献保障能力、满足科研人员和学生文献需求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文献资源保障形成以电子资源为主,纸质资源为辅的保障模式

信息资源是文献情报服务工作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它决定著文献情报服务的全部工作和成就。因此信息资源的建设一直是文献情报服务的重中之重。随着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的建设,电子所文献信息服务的信息平台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具体体现在:

1、自建数据库:为适应时代的发展,最大限度满足科研人员对文献的需求,我们把围绕我所科研方向和重点领域的中外文图书进行了数字化加工,建立特色藏书的专业数据库,从而有效地实现了资源揭示,缓解了热门图书借阅难的问题。

2、构建机构知识库:对我所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在科研和学习过程中所产出的各种数字化内容(包括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学位论文、研究报告、科学数据、软件、课件等学术资源)进行统一收集、集中管理、长期保存和提供检索下载等服务。目前已经收藏我所科研人员和学生发表的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博硕士论文、专利文献等近2700篇。

3、自购、集团采购数据库:在对我所科研领域有了大致了解,做好数据库的试用、对科研人员需求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采用自购和参加科学院集团采购的方式购买数据库,以保障我所科研的需求。

4、推介相关数据库:当前科研人员面临的不是如何获取文献的问题,而是由于信息过盛所造成的信息选择问题,即如何从繁杂的信息环境中捕获有用的信息,从而将科研人员的时间和精力转到创造性的劳动中。作为文献信息的提供者,平时工作中,我们会密切关注和及时推介与我所科研相关的数据库。我所科研人员对与本所科研相关的重要的数据库已经有所了解,使用情况良好。

 

表1 2010年电子所科研人员利用数据库获取全文的数据统计

序号

数据库名称

全文下载量(篇)

1

IEL数据库

45007

2

Elsevier数据库

10633

3

万方数据库

59907

4

CNKI数据库

38799

5

维普数据库

23782

6

PQDT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

502

7

Springer数据库

2436

8

全球产品样本数据库

2956(全院下载量第一)

9

其他数据库

4110

 

二、原文传递服务在摸索中发展,逐渐形成主流服务模式

在传统的单个图书馆文献保障机制远远不能满足科研用户对信息需求的情况下,网络化的信息资源共享与联合服务便成为主流文献服务形式。

2004年我所图书馆加入联合服务系统。2006年所图书馆依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兄弟院所图书馆和院外文献情报机构丰富的资源免费为我所科研人员和学生申请原文传递。所内人员只需提供他们需要申请传递的文献信息,剩下的文献查找、文献传递、付费、接收文献、将获取到的文献发送到读者邮箱等环节的工作全部由文献工作者承担。这项工作在科研人员和学生当中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请求量不断提高。渐渐的在处理每一份请求时,我发现有些文献利用我们所内购买的资源、或者专业的网站是可以找到的,并不需要申请传递。那么读者没有找到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作为文献情报工作人员应该义不容辞地利用自己所掌握的一切资源,发挥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为所科研做好文献信息的支撑。

2009年所图书馆主动承担起为全所科研人员和学生代查文献工作。查找结果会通过邮件形式发送到科研人员桌面上。从而节省了科研人员查找文献的时间。自此原文传递服务工作已经成为我所文献情报服务的主流服务模式。

图1 2005年-2010年文献传递数量与馆际互借数量的统计。

文献传递服务历经几年的发展,首先受益的是科研人员和学生。强大的文献资源弥补了馆藏不足,增强了我们获取信息的能力;提供到桌面上的文献信息服务,为所内科研人员和学生带来方便和快捷,使他们真正做到足不出户就可以满足文献需求。其次受益的是文献情报人员。每当科研人员和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如愿以偿的获得所急需的文献后,他们会由衷的对我所做的工作表示感谢。打开我的邮箱,经常可以收到“非常感谢”、表扬信等等。而这些邮件无疑又激励我更加努力地学习专业知识,掌握更多的检索技能,从而为科研服务。

三、围绕科研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文献情报服务

为适应科研人员信息需求的多元化,近年来,文献情报工作者的工作内涵和外延有了极大的深化和拓展。定题服务、教育培训、信息分析、网站建设、参考咨询、为科研人员和研究室申报奖项出具收引报告等服务正在成为文献信息服务的新体系。

(1) 定题服务

2009年在文献传递的基础上尝试开展针对具体课题组从前期调研、开题立项、项目进展中等环节全过程的提供文献检索服务的工作。借助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强大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与学科馆员、科研人员充分沟通,共同商量检索策略、确定检索范围、调整检索方向。两年时间,共为包括大功率微波、真空电子器件可靠性等在内的5个大小课题提供了文献服务,提供文献近200篇。文献类型包括:视频文件、科技报告、产品信息、会议文献、期刊文献、专利、学位论文等。

(2)   教育培训

为科研人员提供信息、引进与研究领域相关的数据库固然重要,但提升科技人员和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更为重要。面对海量的信息资源,如何使他们快速、准确、有效的获取到所需的文献,为此我们联合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学科部建立了长期的、灵活的培训机制。我们从了解信息资源与服务、掌握信息获取的方法与技巧、培养信息的筛选与评价能力、建立信息的管理和利用等方面入手,采用现场咨询、专题讲座、开设技能培训等方式帮助科研人员,从而提升大家获取文献的能力。

(3)信息分析

每年配合科技处对我所科研人员和学生发表的论文是否被SCI、EI收录进行核实。今年对我所科研人员近10年间发表的被SCI、ISTP收录和引用的文献进行检索。通过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等手段对期刊、著作、论文等文献的引用与被引用情况进行分析和说明,从而掌握我所科研人员和学生查阅文献的规律和范围,为文献情报工作者构建本所核心资源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4) 网站建设

从我所需求出发,搭建了文献信息服务平台—图书馆网站。图书馆网站本着“贴近学习,服务科研”的理念,加强了电子资源,尤其是与本所学科领域相关的学术资源的发掘;加强了特色服务、数据库使用培训等内容的宣传,力求最大限度的满足科研人员、研究生在科研和学习过程中个性化的需求。

除此之外,还配合所内有关部门完成个人及研究室申报奖项时需要出具的论文收引报告,以及采用各种方式接受全所科研人员和学生的文献咨询等工作。

总之,在围绕研究所科研、管理等活动展开的文献信息服务过程中,我深感文献情报工作的意义所在,也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自身的价值。未来的日子,我会在综合办主任的领导下,努力学习,钻研业务,与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密切配合,不断探索新的服务模式,为研究所创新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08-2009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78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53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19号 邮编:100190 邮件:iecas@mail.ie.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