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机构概况 | 机构设置 | 研究队伍 | 科研成果 | 研究生教育 | 国际交流 | 学术出版 | 科学传播 | 人才招聘 | 图书馆
 邮箱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学传播 > 科普动态
重大科技专项:急需排除“堰塞湖”
发布时间:2016-03-30 作者: 【字号:   【点击率: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报北京3月8日电(记者 陈磊) “到2008年底,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民口最后一个重大科技专项实施方案。至此跨度为15年的重大科技专项,却将1/5的时间用来启动,目前仍有不少专项的研究工作尚未实质性开展。”这大概是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委员的一个心结。前两天,他专门腾出一个小时就此接受记者专访,今天全国政协大会发言中,他又直言不讳地指出了重大专项启动缓慢的现状。

    去年,由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牵头,邬贺铨率队,就重大专项的启动进行了数月的全国调研。通过调研,委员们发现,“重大科技专项不仅仅是启动工作进展缓慢,在鼓励自主创新重大政策的落实、科技经费的规范管理、专项项目责任制的建立和有效的监管、实施,以及如何调动参与部门、地方和各类企业积极性等方面,都面临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管理机构平行重叠、交错运行、责权利不甚清晰,制度和管理办法出台滞后,审批层次多,沟通协调难度大,甚至出现人为的'堰塞湖’。”在接受记者专访时,邬贺铨一针见血地指出部分重大科技专项实施缓慢的原因。

    “在国务院和国家科教领导小组之下,还有专项领导小组、牵头组织单位、任务承担单位等等,”邬贺铨掰着手指头数道,“涉及民口重大科技专项的管理体制有四五个层次,现有的统筹协调方式多为联席会议,很多专项的专职管理机构不健全,专职人员编制未到位。”

    调研组成员之一、国家测绘局原局长陈邦柱委员也有同感:“政出多门、部门分散管理的民口科技体制,在承载如此重大的科技专项任务,尤显力不从心。”他感觉到,几乎每个项目都能看到某一研究单位的影子,更担心部门利益会造成项目课题分配的不公。

    然而,最让科技人员头疼的是科技经费预算和管理方式。由于国拨经费下达晚,导致科研单位在经费未到账之前无钱可用,经费到账后突击花钱。

    “对科研项目的概预算编制要求过于具体,如设备购置、材料耗费等,要写明几年后到哪个国家去开会,且经费使用必须严格按预算执行不得更改。”邬贺铨说,“这种按照管理工程的办法管理科研经费,不符合科研活动富于探索性的规律。”

    陈邦柱发现,由于重大专项信息发布不畅,各地政府知情甚少,基层参与少,不利于发挥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同时,还存在自主创新政策难落实、领军人才缺乏、军民科研体制分离、民营企业话语权缺失等现象。

    “推动激励自主创新政策落到实处,是决定重大科技专项成功与否的关键。”邬贺铨以大飞机为例说,没有政府采购的政策支持,国产的大型客机将无法与波音、空客进行竞争。

    同样是大飞机,还存在军民科研体制分离的问题。“以大飞机专项为例,客机和运输机的技术70%%可以共用,发动机、机载设备、材料等方面可共用比例很高。”陈邦柱建议,以大飞机专项为突破口,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科研新体制。

    “组织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是庞大的系统工程,实施周期长、综合性强、涉及领域广泛,需要突破原有的科技体制、运行机制和政策层面的障碍,建立组织高效、责权明晰、监督有力、运行通畅的重大科技专项组织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邬贺铨说。

    近日,国务院决定抓紧实施与扩内需、保增长紧密相关的科技重大专项。这也成为近日科技界委员热议的话题。

    邬贺铨等人建议,加强专项的宏观协调力度,落实自主创新政策,建立军民结合的新体制,改革政府财政科技经费管理办法,关注对产业竞争能力的支持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重视技术和人才储备。

    文章出处:科技日报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08-2009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78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53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19号 邮编:100190 邮件:iecas@mail.ie.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