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机构概况 | 机构设置 | 研究队伍 | 科研成果 | 研究生教育 | 国际交流 | 学术出版 | 科学传播 | 人才招聘 | 图书馆
 邮箱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学传播 > 科普动态
张钟宁代表提出:科研经费应更多向技术研究倾斜
发布时间:2016-03-30 作者: 【字号:   【点击率: 打印本页 关闭
     “目前国内有些人认为,搞科学的人比搞技术的人水平高,没有能力的人才会去搞技术。如果能改变这种看法,把科研经费更多地向应用技术研究方面倾斜,我国有可能会更快地提高技术水平。”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张钟宁今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科技部、财政部昨天宣布设立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经费,今年3月,中央财政将先期下达开放运行和自主选题研究经费14亿元,科研仪器设备更新工作随后布置。”张钟宁说。

    据悉,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从1984年开始组织实施。目前,我国已经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20个,固定人员1万余人,仪器设备总值80多亿元。

    “尽管如此,我国对之投入的力度相对还是弱一些。因为仪器设备等硬件是科研基础,这方面如果比别人落后,科研也会相应地滞后。”张钟宁说,“2006年,我国研发经费(R&D)总支出达到3003亿元,比上一年增加553亿元,达到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42%%,今年的研发经费有可能达到GDP的1.5%。因此,如何分配、使用和管理科研经费就显得更为关键。”

    “在基础研究方面,可能不需要投入很多的科研经费就能够出大成果,当然,其中有些不一定能出成果,失败了;但是技术研发只有投入更多才能出大成果。尤其是在技术的原始创新方面,更需要大的投入。”张钟宁感慨地说,由于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特性不同,经费投入和效果也不一样。像我国“探月工程”首期共投资14亿元,在北京这笔钱只够修建约2公里的地铁,但投到“探月工程”,效果很快就显现出来了。他最后表示,中央财政支持国家重点实验室,从开放运行、自主选题研究和科研仪器设备更新三方面,加大国家重点实验室稳定支持的力度。下一步是应该支持人,支持一个相应稳定的科研人员团体,保持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的持续性。(本报北京3月4日电)

    文章出处:科技日报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08-2009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78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53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19号 邮编:100190 邮件:iecas@mail.ie.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