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机构概况 | 机构设置 | 研究队伍 | 科研成果 | 研究生教育 | 国际交流 | 学术出版 | 科学传播 | 人才招聘 | 图书馆
 邮箱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学传播 > 科普动态
中科院将重点建设创新基地
发布时间:2016-03-30 作者: 【字号:   【点击率: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报北京3月19日电 中国科学院有许多研究所,它们主要是因学科的特征而划分组建的,比如物理所、化学所、遥感所等。而当今的科技创新活动,有相当一部分是跨学科靠系统集成、学科交叉而取得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透露,中科院将在研究所的模式下,再建设一种创新基地的模式,以适应科技和经济发展的需求。2007年,中科院将把建设创新基地作为全院的工作重点之一。

    今天,中科院2007年度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记者抽空就建设创新基地的问题采访了路甬祥院长。路甬祥指出,近代科学是以学科的划分和发展为主要特征的。中科院以前也主要是按照学科来组建研究所的,比如声学所、地理所等。这是符合中科院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和高技术研究机构进行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研究的最基本定位的。但随着知识创新工程二期的发展,按学科进行建设也显露出了与学科交叉等现代科学发展规律不完全适应的一面,因此必须对研究所这一基本管理模式进行补充。

    路甬祥以大气研究为例诠释了创新基地:比如要对中国的大气污染进行监测,这需要我们中科院大气所的研究专家。除此之外,还需要遥感技术、定点监测和动态监测、无线传输网络等一系列技术,也需要从事高技术研究工作的专家制造仪器设备。这就不是大气所一家能完成的。以前,有关大气研究的项目,我们主要是由大气所来承担。今后,这类项目就要通过环境创新基地把有关的研究所按照项目的需求组织起来。这样的组织会比单纯的研究所更有利于学科的交叉,更有利于优势资源的集中,更有利于优秀人才的能力合作,也就更有利于做出创新的成果来。

    路甬祥把这种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的跨学科跨研究所的基地管理模式,称为矩阵式网格化的科技创新组织模式,认为它能打破研究所的局限,打破学科之间的屏障,发挥中科院全院的综合优势。“当然,我们无意用创新基地建设的模式来替代研究所的管理模式。研究所始终是中科院科技创新的基本组织单元,要充分尊重研究所的创新自主权,使其能在所从事的领域引领和带动我国相关学科的发展。”路甬祥说。

    据了解,为配合创新基地建设,中科院将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全院将把30%%左右的资源分配给创新基地,以便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做出更大的创新成果;实行首席科技专家和管理专家双重负责制,其中首席科技专家重点负责项目的总体集成和任务分解,总体把握项目的技术路线,保证重大创新目标的实现;首席管理专家负责项目的组织管理,组合使用行政管理、资源配置和任务牵引等手段,打破研究所科学局限,统一调配项目人财物资源,保证项目的有效实施。

    文章出处:科技日报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08-2009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78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53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19号 邮编:100190 邮件:iecas@mail.ie.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