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登录 |
|
|
量子计算研发“路漫漫” |
发布时间:2016-03-30 |
作者: |
【字号: |
小 中 大 |
】 |
|
【点击率: |
】 |
【打印本页】 |
【关闭】 |
|
|
“目前世界在量子密码实用化方面已取得重大进展,但是量子计算机仍然处于基础研究阶段,研制成功还需要20年左右。”在今天闭幕的首届亚洲量子信息科学国际会议上,会议主席、中科院院士郭光灿向记者表示,国家应抓紧时机,在“十一五”期间加大量子计算的研发力度。
量子信息是量子力学与信息科学交叉融合的新兴学科。它可以突破现有信息技术的物理极限,开拓出新的信息功能,目前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热门研究领域。
为期三天的亚洲量子信息科学国际会议第一次举办就选择落户北京,主要是基于我国量子信息学近年来发展的良好态势。会议期间,来自亚洲和欧美等21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名专家汇聚一堂,就目前国际关注的量子密码和量子计算等热点问题进行研讨。
在本次会议上,量子密码专家吉森就量子密钥分配中的安全性、速度和减少误码率三大技术瓶颈,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郭光灿解释说,量子信息分为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两大领域。量子通信又包括量子密码和量子通信网络两个分支,中国和其他国家已经在量子密码特别是光纤量子密钥分配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与会专家们也认为,量子密码术将有可能成为第一个实际应用的量子信息技术。
那么,量子计算机何时横空出世,走向应用?针对这一热点问题,郭光灿估计,量子计算迈向实用化还需要相当长时间,实现量子计算机仍然“路漫漫”。
“量子计算本质在于利用了量子相干性。但在实际系统中,量子的相干性却很难保持,消相干影响无处不在。科学家们一方面要寻找一种物理体系抗拒消相干,另一方面还要方便操作,两者兼顾非常困难。”据郭光灿介绍,由于还没有找到彻底解决的实现途径,量子计算仍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研究方案主要集中在利用固体材料和基于量子光学的两个方向上。各国政府、科技界及产业界对此都给予高度关注。美国总统布什在今年国情咨文中,已明确将“量子信息”等基础性研究课题列入《美国竞争力计划》。
“我国量子信息虽然近年来取得进步,但在主流领域的开创性成果不多,从事一流研究的科学家也很少,特别是在量子计算方面与国外差距较大。”郭光灿分析原因主要是投入少,人才缺乏,实验能力积累不够。他说,中国目前也有单位着手量子计算机的研究工作,但还很零散,处于起步阶段,必须要有国家层面的大项目、大课题来支撑,吸引队伍联合攻关。
谈到发展方向,郭光灿认为,量子计算研究不可能全面推进或者跟踪国外,应该选择重点领域,联合攻关,合理布局,找到具有优势的突破方案,否则仅有投入,也难以超越。同时郭光灿也表达了一些隐忧,“最近,有些地方科研单位看到量子信息学火起来了,就不考虑自身的理论基础和实验积累,纷纷计划建立量子学实验室,一哄而上,有可能造成资源和财力的浪费”。
文章出处:科技日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