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机构概况 | 机构设置 | 研究队伍 | 科研成果 | 研究生教育 | 国际交流 | 学术出版 | 科学传播 | 人才招聘 | 图书馆
 邮箱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学传播 > 科普动态
我科学家攻克盐膏层安全钻井世界性难题
发布时间:2016-03-30 作者: 【字号:   【点击率: 打印本页 关闭
     新华社讯 盐膏层安全钻井技术一直困扰着国际石油领域的科学家。中国长江大学与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的专家联手,历时7年攻关,成功研发出盐膏层钻井核心技术,攻克了这一世界性技术难题。

    长江大学楼一珊教授介绍,地层深处的盐膏层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具有极强的蠕变特性。由于它的蠕动变形,常常导致卡钻,无法保证固井质量,还会造成套管的非正常受损。盐膏层钻井卡钻和套管损坏,影响石油钻井。统计显示,在盐膏层地区钻井的事故率高达50%,是常规地层的3倍到5倍,套管非正常损坏率达30%。截至2001年,我国油田因盐膏层蠕变产生的套损井累计高达16720口,套管平均使用寿命仅有692年,大大低于非盐膏层地区油田套管的平均使用寿命。

    我国石油资源相对匮乏,石油人均占有量仅为全球石油人均占有量的13%,在消耗的石油中有40%—50%依赖进口,现有的石油资源又有10%—20%埋藏于地层深处的盐膏层下难以开采。因此,攻克盐膏层地区的安全钻井技术成为我国乃至全球石油领域的科学家十分关注的前沿性课题。

    中国长江大学与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的专家独辟蹊径,将研究集中在地应力综合测量新方法、深层盐膏岩变形三维试验和数字模拟等方面,经过7年努力,终于研发出深层盐膏岩蠕动压力预测、盐层套管设计和钻井液密度设计等诸多新技术,这一系列创新技术成功解决了盐膏层钻井中的关键技术难题。试验表明,新技术的穿盐成功率、钻井成功率均为100%,套管损坏率为零,油井寿命大大提高。

    这项新技术的问世使得我国深部盐膏层钻井技术一跃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塔里木等国内各大油田推广应用后,累计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39亿元。此项科技成果获得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文章出处:科技日报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08-2009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78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53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19号 邮编:100190 邮件:iecas@mail.ie.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