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机构概况 | 机构设置 | 研究队伍 | 科研成果 | 研究生教育 | 国际交流 | 学术出版 | 科学传播 | 人才招聘 | 图书馆
 邮箱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学传播 > 科普动态
我航天育种技术实现新跨越
发布时间:2016-03-30 作者: 【字号:   【点击率: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报讯(记者 范建) 国家“十五”863计划“稻麦航天育种技术创新与新品种选育”课题组负责人、中国农科院航天育种中心主任刘录祥9月26日宣布,“十五”期间,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航天育种中心牵头的课题组,利用航天技术先后育成并审定水稻、小麦新品种12个,其中“华航一号”、“特优航1号”、“Ⅱ优航1号”和“培杂泰丰”等4个水稻新品种通过了国家审定,已完成或正在参加省级以上区域试验的稻麦新品系、新组合16个。航天新品种、新组合4年累计种植面积850万亩,增产粮食3.4亿公斤,创社会经济效益5.0亿元。

    至此,我国科学家15次利用返回式卫星和神舟飞船搭载植物种子,经多年地面种植筛选,先后育成60多个农作物优异新种质、新品系并进入省级以上品种区域试验,其中已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的新品种或新组合20个。

    中国农科院航天育种中心主任刘录祥研究员说,航天育种技术是我国科学工作者独创的高新技术,“十五”期间,科技部在国家863项目计划中首次将航天育种技术正式立项,给予极大的支持,使我国航天育种技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目前,已经利用航天诱变技术创造出的特异种质材料26份,其中恢复力强、配合力高、米质优的水稻恢复系新种质“航1号”、“泰丰占”和“航恢七号”,极早熟、抗病、强筋小麦新种质“SP8581”和“SP0225”等新材料,已分别进入水稻和小麦常规育种及杂交稻育种计划,为全国多家育种单位引进和利用,对促进稻麦育种起到了重要作用。

    考虑到空间科学实验机会的有限性,为了更加有效地发展航天育种技术,刘录祥研究员领导的课题组经多年探索,从粒子生物学、物理场生物学和重力生物学等不同角度,研究了高能单粒子、混合粒子、零磁空间和微重力等航天环境各因素的生物诱变特性,开创了地面模拟航天环境诱变作物遗传改良的新途径、新方法,并已申报航天育种新技术发明专利3项。

    目前,我国作为世界仅有的三个掌握返回式卫星技术的国家之一,在航天育种领域取得一系列开创性成果,世界著名的《自然》和《科学》杂志作了专题报道,并首次在美国休斯顿举办的第三次世界空间大会参展,吸引了世界科学家的关注。

    文章出处:科技日报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08-2009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78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53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19号 邮编:100190 邮件:iecas@mail.ie.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