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登录 |
|
|
我首次从海底2600米“抓”出热液硫化物 |
发布时间:2016-03-30 |
作者: |
【字号: |
小 中 大 |
】 |
|
【点击率: |
】 |
【打印本页】 |
【关闭】 |
|
|
本报北京9月14日电 正在执行我国首次环球科学考察任务的“大洋一号”科考船,在太平洋中脊的第一个取样站作业中,首次采获了超过200公斤的海底热液硫化物样品。这是记者今天从“大洋一号”科考船船长陆会胜发回的传真中获知的。
据陆会胜描述,当地时间9月11日临晨0:05,大洋一号到达预定调查作业站位,船载动力定位系统开始启动,它像定海神针一样,使船舶准确地保持在站位上。深海热液硫化物取样设备———电视抓斗被缓缓放入水中。
01:30,抓斗到达海底,取样设备的照明和电视摄像系统清晰地将2600米深的海底硫化物和海底生物传送到实验室的显示屏上。首席科学家郭世勤仔细观察海底情况,认真分析底质,指挥相关人员谨慎操作、选址。现场技术人员及时报告着水深、船位和抓斗的离底高度,仪器上的各种数据均显示正常。
陆会胜现场指挥驾驶人员操纵船舶,根据需要调整船舶姿态,随时保持其稳定在要求的坐标上,以确保取样的成功。
02:15,在船员和科考队员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下,电视抓斗首次面对热液硫化物张开了巨大的手臂,成功完成海底采样作业。03:40,样品随抓斗回收到甲板,科研人员立即对样品进行了现场记录、描述和统计,共有200公斤海底热液硫化物和大量沉积物样品。翘首等待了一夜的工作人员发出一片欢呼声。
据郭世勤介绍,这是中国科学家第一次获得大量深海热液喷口附近硫化物与沉积物样品,它为研究地球科学及极端环境下生命科学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同时这次作业也检验了“大样一号”定点控制船位的能力与水平,显示出中国海洋科研水平正与世界接轨,具有开展多学科大洋考察的能力。
文章出处:科技日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