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机构概况 | 机构设置 | 研究队伍 | 科研成果 | 研究生教育 | 国际交流 | 学术出版 | 科学传播 | 人才招聘 | 图书馆
 邮箱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学传播 > 科普动态
我国在仿地成岩凝石理论及生产工艺方面获新突破
发布时间:2016-03-30 作者: 【字号:   【点击率: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报讯(记者 左常睿) 8月12日,国家教育部在清华大学主持“微晶二元胶凝材料(凝石)及其清洁制备技术”国家863计划项目鉴定会。专家一致认为:该成果原创性地建立了仿地成岩的凝石理论体系框架,创建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微晶二元胶凝材料(凝石)清洁生产技术体系,开辟了仿地成岩制备胶凝材料的国际前沿新领域,整体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据课题负责人、清华大学孙恒虎教授介绍,“凝石”是一种硅铝基胶凝材料,是以各种工业废弃物如冶金渣、粉煤灰、煤矸石、赤泥以及其他工业固体废弃物为原材料,模仿火山喷发大地成岩过程,配以少量成岩剂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凝聚”而成的高性能新型建筑材料。由于不消耗天然资源,无“三废”排放,“凝石”被誉为绿色水泥。

    “凝石”与国外技术相比有明显的创新点:首先是原料不同,国外用焙烧高岭土,“凝石”采用废渣、电厂煤灰、电解铝厂赤泥等工业废弃物;其次是生产工艺不同,国外用一元法,即活化剂与焙烧高岭土一同干法磨细,“凝石”则将原料与活化剂分别湿磨,并不烘干,在使用现场进行配合搅拌,即二元法。

    文章出处:科技日报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08-2009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78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53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19号 邮编:100190 邮件:iecas@mail.ie.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