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机构概况 | 机构设置 | 研究队伍 | 科研成果 | 研究生教育 | 国际交流 | 学术出版 | 科学传播 | 人才招聘 | 图书馆
 邮箱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学传播 > 科普动态
创新能力会回到中世纪吗?
发布时间:2016-03-30 作者: 【字号:   【点击率: 打印本页 关闭
     编者按创新的话题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很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创新是科技发展的源泉,是竞争力的源泉。提高创新能力的呼声此起彼伏,鼓励创新的措施也越来越多,人们有理由相信我们将迎来一个创新的热潮。但是,最近却有一位科学家认为全球创新能力正在衰退,并将回到中世纪水平。该观点一经提出,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不管它正确与否,都向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时刻也不能放慢创新的脚步。

    上网冲浪、用笔记本电脑无线联网打网络电话、在回家路上听MP3,这看起来似乎科技正在步入黄金时代。人类的创造力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全球技术产业富有创造性,似乎总有一个发明去迎合每个时髦念头。

    但是,根据一份新的分析报告,这种想法可是大错特错了:技术不但不是处于繁荣之中,而是正快速步入一个新的黑暗时代。至少乔纳森·休布纳的结论是这样的,他是一位在美国国防部海军航空兵作战中心工作的物理学家。他说技术创新的速度在一个世纪之前就已到达顶峰,并在此后持续下降。他的研究将发表在《技术预测与社会变化》上。

    这种看法听起来有些怪异,因为大部分未来学家都认为技术目前正在以指数级数发展着。比如摩尔定律预测芯片上晶体管密度(以及读取速度和存储器容量)将每隔18个月翻一番,这一定律目前依然适用。基因组测序和纳米级机器研发也在飞速发展。互联网连接和无线电通信带宽的发展速度甚至超越了计算机性能的进步。

    但休布纳却不为所动。长期以来,他总是为预期的进步却没能兑现的事实所触动。他说:“我猜想这都是出自一个原因,也许存在一个技术所能达到的极限。”为了探求问题的答案,休布纳根据去年出版的《科学与技术的历史》上列出的7200项重要创新,画出了主要的创新和科技进步与当时世界人口的对比图。结果令人惊讶,科技发展速度不但没按指数级数,甚至都没有跟上人口增长的速度,根据图形,比值在1873年即达到了顶峰并在随后持续下降。接下来休布纳又研究了美国1790年至今批准的专利。他以时间为横轴,专利批准数与美国人口的比值为竖轴作图,结果发现顶峰出现在1915年。

    1873-1915年的确是一个创新的年代,这段时间也是美国最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1847-1931)工作的黄金时代,他申请专利的发明超过了1000项,其中包括了白纸灯泡、发电与送电、摄影机以及留声机等。

    另一个让人惊讶的数字是,从图上看出,目前全世界单位人口创新的速度等同于1600年。尽管人们受教育的水平和研发经费大大提高,“人们开发新技术却更困难了。”休布纳说。

    如果把休布纳的曲线再往后推20年,创新的速度将回到中世纪(约公元476-1000年)水平。但是因为现在的地球人口增加了很多,创新的绝对数量比中世纪还是要多很多。休布纳说:“我当然并没有预测2024年真会回到中世纪。”不过,将全球创新曲线外推到零点显示经济上可行的技术我们已经开发出了85%。

    休布纳将技术发展比作一棵树。他说:“已经有了树干和主枝,覆盖了运输以及能源利用等主要领域,现在我们正在填充侧枝、末梢以及树叶。剩下的问题就是,还有未被发现的主枝吗?我的感觉是我们已经发现了技术之树上大部分的主枝。”

    但是,人工智能专家雷·科兹威尔完全不同意休布纳的观点,他说:“他使用的约7000个事例没有统一的评判标准,如果使用一个武断的标准,那么结果就没有意义。”

    埃里克·德雷克斯勒创造了不少纳米技术领域的重要观念,他认为:“一个更加直接、详细、量化技术发展史的方法是跟踪不同容量的变化,比如传输速度、信道宽度或者计算成本,它们中有的按指数函数发展,有的却没有。”德雷克斯勒认为,不考虑其它技术分支,纳米技术本身将打破休布纳的预测,这只是时间的问题,纳米工程师的能力将超越细胞,用原子制造机械。“尽管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很多年,但是并没有物理上和经济上的障碍,取得的进步将远远高于休布纳预测的曲线。”

    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加速研究基金会是一家非盈利机构,该机构的约翰·司马特也同意科兹威尔的观点:我们正在高速奔向技术的“奇点”(宇宙大爆炸的起点)———在2040-2080年间,变化会快到我们无法预测下一步将如何发展。对于休布纳的发现,司马特解释认为,创新虽然看起来在变慢,但它实际却在加速,因为它已不再单靠手来完成,因而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而越来越多的进步是通过抽象的计算来完成,休布纳的分析忽视了这一点。司马特说:“比如一辆汽车,想想从设计、供应链到工序自动化需要多大的计算量,计算如此之多如此抽象因而不再被视为创新,人类得以解脱,并用机器来工作并完成创新,但我们对此难以测量。”但休布纳对此却表示:“不管创新的源泉是人还是机器都一样,如果对人们而言不值得编入技术发展史,那么它或许也只是个小事件。”

    不同于休布纳关于技术进步即将停止的预言,以及科兹威尔和司马特认为的将像硅技术一样快速发展,瑞士的物理学家和未来学家莫迪斯选择了一条中间道路。莫迪斯也同意休布纳的观点:变革不可能持续以指数形式发展,也不可能永远增长。但他认为创新的下降速度将很缓慢,正如它上升速度一样缓慢。莫迪斯说:“我看到世界目前正处于变革的最高点,未来的变化就像过去一样多,我不认为它会继续按指数形式发展,也不认为创新即将枯竭。”

    谁是正确的?这个僵局与20世纪的宇宙论类似,当时理论家争论的问题是宇宙是否会持续膨胀,从而破坏稳定状态或者崩溃。争论导致了新的、更好的测量方法的产生,并得出了令人吃惊的新发现———膨胀的速度正在加快。

    也许非常有意义,所有互斥的技术预测关注的焦点是科技的指数发展。西班牙预测技术研究所的创新理论家伊尔卡·托米说:“指数增长在真实世界中非常罕见。它常常在刚显现出重要性的时候结束。”而目前看来它已经开始显现出重要性了。(本报记者张亮编译自《新科学家》网站)

    文章出处:科技日报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08-2009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78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53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19号 邮编:100190 邮件:iecas@mail.ie.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