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登录 |
|
|
“深度撞击”成功撞击坦普尔1号彗星 |
发布时间:2016-03-30 |
作者: |
【字号: |
小 中 大 |
】 |
|
【点击率: |
】 |
【打印本页】 |
【关闭】 |
|
|
本报华盛顿7月4日电(记者 张孟军) 美国宇航局证实,美国东部时间4日凌晨1点52分,“深度撞击”号撞击器成功地与坦普尔1号彗星相撞。宇航局已经接收到了撞击器在相撞后传回的第一张照片,从照片上可以清晰地看到闪光。
在获知撞击成功后,喷气推进实验室控制中心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顿时发出一片欢呼和鼓掌声。科学家耶奥曼斯说:“我们准确地击中了彗星!撞出的洞比预期的要大,我们获得了所需的全部数据。”该实验室主任查尔斯·埃拉奇说:“我认为,我们会对太阳系有一个完全不同的了解。撞击的成功超过了我们的预期。”
总共进行过三次航程调整的如洗衣机大小的撞击器,在撞击彗星前对其拍摄了3.7秒。“深度撞击”号母飞行器于1点52分拍摄到的图像显示出,彗星正在喷发出一股明亮物质。“深度撞击”探测项目首席科学家迈克尔·赫恩说,“深度撞击”飞行器在6月23日进行了第一次轨道调整,以便朝它的最终目标坦普尔1号彗星急速飞去。7月3日晨,飞行器又进行了第二次轨道调整,然后于美国东部时间3日清晨释放了撞击器。美国东部时间7月4日晨1点52分,撞击器以每小时37万公里的速度猛烈撞向坦普尔1号彗星的彗核,造成彗星表面冰雪、尘埃四处溅起,如同在太空中放出了一团巨大的“焰火”。
这次撞击受到全球科学界密切关注。在太空中,哈勃望远镜、斯皮策望远镜、钱德拉望远镜、欧洲的牛顿天文望远镜等都在从各个波段对其追踪观察。在地面上,美国基特山天文台、欧洲南方天文台等也将对其持续监测。可惜人的肉眼是无法看到这个距地球13亿公里的大“焰火”的,只有在西半球的某些地区,人们可以通过高倍望远镜看到这次撞击所产生的壮观景象。
耗资3.33亿美元的“深度撞击”号探测飞行器,是美国宇航局探测太阳系“发现”计划中的一部分。科学家设想通过撞击坦普尔1号彗星的彗核,使其内部物质暴露出来,以供科学家研究。他们认为,彗核中含有太阳系初生时遗留的物质,科学家希望通过撞击来测定彗星的化学组成,以及这些成分是如何聚集在一起的。
今年1月12日发射的“深度撞击”探测器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飞行器,大小相当于一辆两厢轿车;二是外部由铜合金加固的撞击器,重372公斤,大小接近一台家用冰箱。在靠近坦普尔1号的彗核时,飞行器将撞击器弹射出去,飞行器则在距彗星约500公里外的安全位置观测撞击全过程。从撞击器开始逼近彗星起,飞行器上的照相机有800秒的拍摄图像时间。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说,自今天黎明前收到第一幅图像后,还需一天之后才能收到初步报告。
根据推算,撞击能产生相当于45吨炸药造成的爆炸,并在彗星表面撞击出一个约有足球场那么大、14层楼那么深的深洞。不过,这次撞击只能使彗星自身的运行速度出现每秒00001毫米的改变,使得其近日点缩小大约10米,运行周期减少不超过1秒。与之相比较,当坦普尔1号彗星于2024年经过木星时,受引力影响,其近日点将改变3400万公里。所以人类的“深度撞击”探测计划对彗星的影响,与彗星擦过木星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文章出处:科技日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