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机构概况 | 机构设置 | 研究队伍 | 科研成果 | 研究生教育 | 国际交流 | 学术出版 | 科学传播 | 人才招聘 | 图书馆
 邮箱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学传播 > 科普动态
专家论坛:节能,我们的出路在哪里
发布时间:2016-03-30 作者: 【字号:   【点击率: 打印本页 关闭
     专家论坛:节能,我们的出路在哪里

    --------------------------------------------------------------------------------

    主持人:瞿剑(本报记者)嘉宾:冯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部长)

    新闻背景:近段时间以来,全国范围内持续的高温,让人们不得不面对“缺水”、“缺电”两大严重问题。电荒和水荒成了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词汇。据国家电监会的监测,2005年第一个季度,全国共有24个省、市拉闸限电,业内专家普遍把今年视为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电力最紧缺的一年。

    而水资源的匮乏状态也让人不容忽视。我国共有660座城市,其中2/3缺水,110座城市严重缺水。由于缺水,每年工业总产值的损失大约在2000亿人民币。

    在这种严峻形式下,节能再次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话题。为此,记者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部长冯飞博士。

    资源节约重在提高利用效率

    主持人:我知道您在产业结构和能源战略等方面一直很有研究。在国内,由于绝大多数人都有过相当长时间“过紧日子”的经历,所以对“资源节约”的概念应该并不陌生;但把它放在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更大、更新背景下衡量,资源节约显然又不等同于“过紧日子”。

    冯飞:是这样的。我们现在说资源节约,不是不消费,而是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即用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来获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增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它包含了这样一层深意:不能光顾及眼前,而不考虑长远,否则就不具有发展的可持续性;而当前的发展已经显现出高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低产出的弊端,这样的发展模式不仅影响未来,也加大了目前已经存在的资源和环境制约。

    主持人:谈资源节约问题,首先就要对我们的资源利用现状有一个清醒的判断。您怎样把握这一点?

    冯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和国家发改委环资司正在共同研究的一项相关课题,就包括了对中国资源利用现状的总体评估。这项课题还在进行当中,从初步研究成果来看,现状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一是资源利用效率得到了明显提高;二是与发达国家相比,甚至与部分发展中国家相比,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依然十分严重。

    主持人:普通人好像对前一句话反而认识不够,有什么可以证明这种进步?

    冯飞:这里有一组数字很能说明问题:万元GDP能耗,我们从1980年的4.28吨标准煤下降到2000年的1.45吨标准煤,20年间单位产值能耗下降了64%,等于节能64%,而全世界同期平均下降了19%,经合组织(OECD)国家下降了20%,也就是说我们的单位GDP能耗下降幅度明显好于世界同期平均水平。但是,从2002年开始,我们单位GDP能耗出现回升。万元GDP用水量,1980年是9820立方米,2004年降到448立方米,下降更为明显。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用水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2003年农业用水占全社会用水的比重由1980年的83.4%下降到64.5%,工业用水实现“增产不增水”,特别是1999年到2002年间,工业用水量是零增长,尽管这时期工业增加值增长很快。可见从历史来看,中国的资源用效有了明确的进步。

    资源利用存在三大问题

    主持人:存在问题严重,严重到什么程度?

    冯飞: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点:

    资源利用效率明显偏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举几个例子:从工业能效来看,8个主要耗能行业的单位产品能耗平均比世界先进水平高47%,而这个8家占工业能耗总量的73%;粮食作物平均水分生产率,即1立方米水产多少粮食,我们是1公斤,仅是发达国家的一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比发达国家低15-25个百分点。另外,我们矿产资源的总回收率大概是30%,比国外先进水平低了20%;建筑高能耗问题也十分突出,节能居住建筑只占城市居住建筑的3.5%,而单位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侯条件相近发达国家的2-3倍。在这样一个快速城市化发展的初期,这个问题不解决,将来所付出的代价和难度都是非常大的。

    近年来资源需求增长加快,资源约束矛盾不断加大。刚才谈到能源的密度,单位GDP能耗2002年以来又出现了增长,也就是说,从那时一直到现在,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大于GDP增长的速度,其中电力消费弹性系数从2000年起就大于1。我们的人均资源占有量

    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资源总量虽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占有量居第53位,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一半。其中人均淡水资源(不可贸易)占有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而且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均淡水资源量将会越来越少,估计到2030年,中国将列入严重缺水的国家。

    环境污染严重,没有摆脱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这造成了高昂的经济成本和环境成本,并对公众健康产生较明显的损害,仅大气污染一项造成的经济损失就占整个GDP的3%-7%。在某种程度上,目前已经存在着环境“透支”:如果城市空气质量都达到国家二级空气质量标准,二氧化硫的环境容量应该在1200万吨左右,但照现在的趋势发展下去,预计2010年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将达到3100万吨,2020年达到3900万吨。

    形成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

    主持人:形势的确已经严峻到必须考虑“出路”的问题了。那么面对这样的资源、环境约束,我们的出路在哪里?

    冯飞:中国政府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这是带有长远意义的发展战略,也是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的唯一出路。节约资源应当与控制人口、保护环境一起作为新时期的基本国策,并把这一原则体现到政府的各项工作中,包括政府规划、产业政策、标准制定等等。

    主持人:在这个原则之下,哪些环节是需要作为重点突出抓好的?

    冯飞:建设节约型社会首要的一条,就是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从主要依靠增加资源的投入转向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目标就是要从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和增强国家竞争优势的角度,形成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这当中,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发展循环经济,都是核心的环节。为什么这样说呢?如前所述,造成近几年能源和资源消费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结构性问题,要尽最大可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服务业的发展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目前服务业仅占GDP1/3的比重是严重偏离这一要求的。

    构成新的社会性管制制度

    主持人:这方面有什么操作性比较强的具体措施可行?

    冯飞:建立资源、能源审计制度是可以考虑的一种选择,把它同现行的环境评价制度一道共同构成新的社会性管制制度。具体应建立起三个制度:从能源、资源、环保方面提出更为严格的产业准入标准和准入制度;高耗能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的强制淘汰制度;重点耗能产品的市场准入制度。

    主持人:那么,对于“准入”无能为力的大众消费,有什么可做的呢?

    冯飞:要倡导资源节约的消费方式。比如,目前工业用能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3%,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和交通的能耗比例将快速上升,到2020年,工业能耗比例将会下降到57%,建筑将从现在的16%增长到26%,交通从11%增长到17%,也就是说,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对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这就需要建立相应的经济激励机制,形成长效机制,其中最重要的是改变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结构,因为价格能够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和供求关系。从我们研究的情况看,目前能源和资源的价格比较刚性,缺乏灵活性,并没有充分发挥调节供需的作用。另一方面,从价格结构来看,要形成有利于可再生能源和替代能源发展的比价关系,比如说风能的价格。

    财税政策在引导消费方面起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要制定鼓励资源节约的税收政策,制定限制资源过度消耗和奢侈浪费的税制。

    在法律和标准方面,国家正在酝酿《循环经济法》,已经出台的《能源节约法》也需要作进一步修订,特别是提高其可操作性。至于标准,政府应采取更为严格的资源节约和能效提高方面的强制标准,比如汽车燃油标准今年7月1日就要实施。

    ■观点提示

    观点一:中国政府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这是带有长远意义的发展战略,也是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的惟一出路。

    观点二:具体应建立起三个制度:从能源、资源、环保方面提出更为严格的产业准入标准和准入制度;高耗能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的强制淘汰制度;重点耗能产品的市场准入制度。

    观点三:财税政策在引导消费方面起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要制定鼓励资源节约的税收政策,制定限制资源过度消耗和奢侈浪费的税制。

    文章出处:科技日报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08-2009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78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53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19号 邮编:100190 邮件:iecas@mail.ie.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