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机构概况 | 机构设置 | 研究队伍 | 科研成果 | 研究生教育 | 国际交流 | 学术出版 | 科学传播 | 人才招聘 | 图书馆
 邮箱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学传播 > 科普动态
中科院成都分院推动创新成果转化
发布时间:2016-03-30 作者: 【字号:   【点击率: 打印本页 关闭
     假如一张钞票在生产过程中有斑点、漏印、错号、折痕,那么它就成了废品。对成都印钞厂来说,以前,时常会在流水线上产生废品。然而,该厂自采用了中科院成都分院开发的在线实时监测系统后,大大节约了劳动成本:它可自动检测重影、斑点、漏印、多印、轻印、套印不准、色调不良、纸张压痕等问题,并能自动报警或自动停机。中国人民银行已将此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产品列为全国推广应用产品。

    这是中科院成都分院在知识创新工程中为地方经济服务的一个事例。4月下旬,记者在中科院成都分院采访时,院长彭宇行说,在推进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中,成都分院整合了院属成都各单位力量,发挥分院整体综合优势,在提升系统创新能力的同时,重点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

    近年来,成都分院按照中科院的总体部署,明确提出了“立足四川,拓展重庆、西藏,面向西部,依靠中科院的整体科技力量加强与川、渝、藏的科技合作”的工作方针,通过不断探索,推动了创新成果的转化及产业化发展。

    “天然脱落酸”项目就是成都分院进行院地合作的典范。天然脱落酸是世界公认的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五大类植物内源生长调节物质之一。在国外,由于产量低、工艺复杂、成本昂贵等原因,从未实现工业化生产。在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下,中科院成都生物所经过大量的菌种筛选工作,获得了天然脱落酸的产生菌种,建立了高产的菌种选育模型,并利用这一模型获得了脱落酸的高产菌株,使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在攻破这一技术难题后,成都生物所及时将其产业化,于2001年在四川德阳市龙蟒福生公司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天然脱落酸液体发酵工业化生产线,其产品是国内首家登记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天然脱落酸技术的转移,不仅为企业和地方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也推动了农林牧业的生产和生态植被的恢复。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至2004年,中科院在川、渝、藏的技术转移合作项目的销售收入已达96亿元,利税32.22亿元。

    成都分院还利用自己的科研优势,为地方的公益性研究作贡献。针对三峡库区在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陡坡耕地的退耕还林还草、山地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水土流失控制等多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与重庆开县合作实施了中科院知识创新项目“三峡库区生态农业与环境保育技术试验示范”。

    文章出处:科技日报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08-2009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78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53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19号 邮编:100190 邮件:iecas@mail.ie.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