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电动汽车技术某些方面超过国外
本报讯 “经过近四年的组织实施专项,我国电动汽车技术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有些方面甚至超过国外,但整车的产品化开发尚有较大差距,应加快推进产业化进程。”日前,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总体组组长、同济大学校长万钢做了上述概括。
10月份在上海举行的必比登国际清洁能源汽车挑战赛中,来自50多个国家的150多辆车同台竞技,我国电动汽车成绩不俗是实力的最好证明。在17辆参赛车辆中,有4辆车在7个单项技术奖项测试中获得5个单项奖(A级),7辆车取得了4个A级,其它车辆至少取得了一个A级。其中,我国自主研发的“超越二号”燃料电池轿车得到5个A的最好综合成绩,与世界最高水平相比,在“动力系统表现及节能减排”、“车辆结构与操控稳定性”两个主要性能方面毫不逊色,甚至表现更佳。我国研制的“京华”牌燃料电池城市客车氢耗指标只有国外的四分之一,以较高的技术性能和可靠性在挑战赛取得良好成绩。 我国电动汽车研发的长足进步已引起国际上的广泛关注。万钢说,这次大赛表明,“十五”期间我国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攻克“电动汽车核心动力系统及其关键零部件技术,建立新能源汽车动力平台”这一主攻目标已初步实现。 据介绍,电动汽车专项从2001年启动实施以来,建立了“三纵三横”的研发布局,以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为“三纵”,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驱动电机、动力蓄电池为“三横”,全面构筑我国电动汽车自主开发的技术平台。 目前,电动汽车重大专项已在关键单元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及整车技术上取得了重要进展。燃料电池汽车已经成功地开发出性能样车,燃料电池轿车累计运行4000多公里,燃料电池客车累计运行8000多公里;混合动力客车性能样车油耗降低30%,已在武汉等地公交线路上试验运行超过14万公里;纯电动轿车和纯电动客车均已通过国家质检中心的型式认证试验,纯电动轿车最高车速超过每小时120公里,纯电动客车百公里耗电70度,折合汽油消耗8升。 此外,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还建立了我国电动汽车研发的国家技术标准、测试检验、政策法规以及示范应用平台。截至到2004年年底,专项完成了电动汽车整车产品13项新标准的起草、5项标准的修订,制定了6项关键零部件产品测试规范;在北京、天津、上海、大连建立起6个相关电动汽车检测基地和试验平台;在北京、武汉、天津、威海四个城市开展电动汽车商业化试验示范运营,共有60多辆电动汽车进行试验运行。 万钢表示,电动汽车的研制和推广,其意义不仅仅在于环境保护和能源安全,电动汽车的产业化将是未来汽车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投入总量不到国外同期投入5%%的电动汽车专项历经四年研发,完成了发达国家近8年的技术进步,使我国电动汽车几乎与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为在世界汽车工业新一轮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目前,一汽、东风、长安、奇瑞等汽车集团公司,正在进行混合动力汽车性能样车开发和产业化准备。但是,万钢坦言我国电动汽车的产业化与国外尚有较大差距。日本丰田的混合动力轿车Prius已经在全球销售20多万辆,而我国刚刚开始进入示范运行,还面临市场准入的诸多难题。面对世界各国竞相开发电动汽车的热潮,专家认为在研发技术上,我国与西方国家差距不大,如果不抓住机会,利用我国业已形成的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平台,推动自主品牌电动汽车产品的开发,无疑将会错失赶超良机。 万钢说,推进产业化进程有赖于公众提高对电动汽车的认知程度。从驾驶体验来讲,电动汽车与传统内燃机汽车相差无几。虽然电动车一次性购置费用大,但由于能耗低,在使用周期内成本大大低于传统汽车。此外,产业化的发展还需要政策上的大力扶持。日本、法国等国家都对购买环保汽车实行减免税费,我国新《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虽然明确提出发展节能环保型汽车,但这只是纲领性文件,还需有关部门充分协调,尽快出台鼓励消费者购买节能汽车和促进电动汽车产业化的政策、法规,制定电动车的报牌手续和相关技术标准等。 文章出处: 科技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