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1956年9月,根据国务院制订的我国十二年科学发展远景规划和发展“无线电电子学”等新技术的四大紧急措施,经中央批准,成立了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筹备委员会,并从北京物理所、长春电机所等单位抽调48位科技人员,租用西苑大旅社6号楼开始创业工作。
  1958年7月迁入中关村,正式启用中关村研究基地,相继成立十个研究室。
  1960年3月,建立0305工厂,学科设置几乎覆盖当时无线电电子学的全部领域,职工达2000余人。
  1960年7月12日,经中国科学院第五次院常务会议批准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正式成立。
  1964年,根据中央提出“建设三线”,专业分工,组织拳头,合理布局,加强重点学科发展的统一规划,电子所进行了科研结构调整,声学、电线路、天线及电波、量子电子学、固体电子学等学科902名职工从电子所分出,分别建立了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和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航天部504所)两个所,援建了上海光机所、电子部22所、55所、156工程处(航天部771所)、701工程处(洛阳测控所)五个所。
  1965年8月,华东电真空研究所236人并入电子所,电子所成为以真空电子学和气体激光为主要研究方向的专业研究所。
   70年代末,电子所又开拓了一些新的研究领域,主要从事通信与电子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物理电子学与光电子学等四个领域的研究,使之重新成为一个以应用研究为主的多学科综合型的电子科学研究所。
   建所5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业已形成:微波成像雷达及其应用技术、微波器件与技术、高功率气体激光技术、传感器与微系统技术和空间信息处理与应用领域五个优势学科以及探地雷达和FPGA技术两个新技术增长点。

 

 

 

更新时间:2009年7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