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六室培训体系建设初见成效

时间:2018-10-09  来源: 文本大小:【 |  | 】  【打印

  六室自开展室内培训工作以来,一直秉承务实全面分享的理念。今年以来,六室已经开展了包括《电子设备热设计与热分析》、《极化SAR技术》、《FPGA工程化管理简介》、《星载设备的力学分析》、《基准频率源及滤波器设计》、《相控阵天线原理》、《LTCC技术》、《分布式干涉SAR系统研制若干问题》、《软件工程与GJB5000A》、《调频信号产生技术》、《六室新职工培训》、《科学应对压力 维护身心健康》、《可靠性预计》、《岗位分布及质量责任》及《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多模式与新体制技术》十五场室内培训。其中《科学应对压力 维护身心健康》是面向全所公开课程。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六室的培训工作不断地改进,培训体系初步建成 

  

  

  首先,在制度上建立了保障。经过内部讨论和领导审核,《六室培训管理程序》正式发布实施。管理程序详细规定了培训工作相关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学时要求、统计方法渠道 ;对内部担任讲师工作的职工的激励措施;培训的请假及补习制度等等。 

  然后六室科研信息化门户及知识管理平台也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从培训会议室预定,到培训通知的发布,到讲义的预习及复习,课程评价,到参加多媒体课程,以及考试、阅卷等都能在系统上完成。极大促成了六室培训体系实施的便利性和可行性。       

  

  

  以往的培训,现场培训后,有的会有考核考核之后培训工作基本结束为了加强培训工作的有效性,不断改进培训质量,在今年,六室的培训工作进行了一系列改进。 

  新年伊始,我们向各个专业组发放了调查邮件询问对去年培训工作的建议和培训需求。根据反馈调查,经过和各个专业组的沟通和协调,结合所里对室内培训的要求,年度培训计划初步形成。在培训实施阶段,我们会把部分讲义先放到六室科研信息化门户及知识管理平台大家预习和评估对课程是否感兴趣经过不断调和对多种软件的对比,我们挑选了合适的软件,把现场讲课录下来,制作成清晰的多媒体课件,然后上传到六室科研信息化门户及知识管理平台上,做成可以记录学时的课程职工只需点击开始学习便可学习该多媒体课程,极大方便了没能参加现场培训的职工进行自学,同时使我们的优秀课程资料得以完整保留,为以后新职工的学习提供了宝贵资料,而且避免重复讲解,大大节约了内部讲师时间。     

  

  

  现场面授培训结束之后,我们会在系统里对参加培训的人员发放调查问卷,课程及讲师的授课效果进行打分。同时为了巩固学习效果和普及基础知识,我们会在体统对全体六室职工发放答题试卷答题结束之后,答题者可以看到自己的分数和正确答案所有参与线上多媒体课程、参与答题的职工均可以获得学分,年底由系统管理员统一统计和录入系统。 

  我们会根据职工的评分在年底评出室内培训优秀讲师并给予表彰。担任内部培训讲师工作的不仅有资深的研究员,而且不断年轻同志加入到室内培训的教师队伍中来,将工作积累的知识、经验分享给大家讲解结束之后,通过大家面对面的讨论,把很多平时不曾澄清的问题一一讨论使职工不仅对本专业组的工作掌握清楚,也了解了其他专业的相关工作,对我室型号任务的研发工作有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吴一戎院长在《2017年工作会议讲话》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优化人才队伍建设。这里人才队伍建设绝不停留在招聘之初,有多少985和211的毕业生,更重要的是把所学书本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因而在岗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同时科学院对继续教育的要求也不止步于100学时的要求。《中国科学院人事局关于做好2018年度继续教育与培训计划上报工作的通知》中说明做好全员培训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加强高层次、急需紧缺和关键岗位骨干人才的培训,多渠道、多层次、大规模、重实效地开展继续教育,针对性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继续教育活动不断提升人才队伍的整体水平 

  

  

  

  

  不断改进室内培训的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六室全体职工,会继续在室领导的带领下,团结一心共同努力把六室的人才队伍建设与实际工作效率的提高结合得更加紧密,让培训工作更加系统、高效。     (六室 段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