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群园地

电子所党委慰问退休老党员和老专家

时间:2017-07-03  来源: 文本大小:【 |  | 】  【打印

    

 

 

 

 

  2017年6月29日,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6周年来临之际,电子所党委书记孙殿义代表所党委、所领导走访慰问了退休老党员、老专家钮得禄、毕邦杰、荆麟角、宋家俊等老同志,为他们送去了节日的问候和党的温暖。 

  原三室主任、研究员毕邦杰十分关心我所的发展,向我们讲述了行波管的发展历程,谈到自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行波管研究以来,一批该领域知名专家如黄国祥、黄兰友等来到电子所开始自编讲义给大家讲课,给年轻人压任务,一边学习一边提高设计水平。年轻职工在老专家们的带动下工作热情很高,加班加点,常常几天几夜守在测试现场,营造出了学习热情高、注重实际能力培养、任务设计人员和工艺人员互助、知识互补的科研氛围。经过长年的坚持探索和技术创新,先后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如第一个电压放大行波管、C波段高可靠、S波段宽带脉冲行波管、小型化脉冲行波管等等,获得了多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和中科院科技进步奖。毕邦杰同志很高兴听到电子所职工在行波管方向近年来做出的努力和创新成果,并对年轻人寄予厚望,希望大家继续团结协作,在实践中开拓创新,不断突破行波管可靠性、寿命等技术难点,为国家提供更多的行波管产品。六室老专家、研究员、老科协理事长宋家俊谈到在合成孔径雷达方向的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以来,一路走来在研究方向和技术路线选择、关键技术攻关等方面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他以个人经历为例,告诉我们坚守事业,努力学习、勤于思考、热爱动手试验是每一位科研人员都应该具备的素质,正是因为他和团队成员们当年的坚持钻研和反复的试验与探索,最终在1979年光学记录和成像处理取得成功,获得了我国第一幅合成孔径雷达图像。他希望年轻人一定要沉得住气,把问题琢磨深入、解决透彻,因为创新之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在慰问两位老党员、研究员、老科协会员钮得禄、荆麟角时,他们虽然都已75岁以上高龄,却一直关注电子所的发展方向并不断的调研前沿学术方向,饶有兴致的向我们介绍在电磁探测和合成孔径雷达领域中新的发展方向和技术路线。 

  孙殿义亲切的和各位老党员、老专家交谈,对老专家们为电子所的发展奉献了毕生精力表示由衷感谢,对他们退休之后还在为电子所发展建言献策、奉献余力、积极发挥正能量表示赞赏与鼓励。孙殿义还向他们通报了我所的发展近况,特别是我所面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进行的学科布局与调整情况,怀柔园区和苏州园区的建设情况等。他指出电子所正在中科院总体布局下,积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建设空间信息创新研究院。电子所人一定会继承发扬老一辈科学家的科研精神,继往开来,不断满足国家重大科技需求,为国家富强、中国梦的实现做出更多贡献。 

  孙殿义还就老同志关心的养老、医疗等问题和几位老同志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沟通,他指出我们要建设服务型党组织,就要秉承党员敢于担当、恪尽职守的优秀传统,认真落实好国家和院里惠及老同志的各项政策,切实为“文化养老”、“健康养老”做好服务工作。 

  党办、离退休办负责同志陪同慰问。  人事处  冯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