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群园地

五室组织“爨底下”村秋游活动

时间:2016-10-14  来源: 文本大小:【 |  | 】  【打印

   

  20161011日下午,五室党支部和工会联合组织参观“爨底下村”的活动顺利进行。五室教职工及研究生近四十人参加了本次活动。爨底下村位于北京西郊门头沟区斋堂镇,川底下村,实名爨底下。因在明代“爨里安口”(当地人称爨头)下方得名。 

  全体人员在导游的解说下,了解了爨底下村的溯源,爨底下村人(户主及子女)全姓韩。相传是明代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迁居而来,原村址在村西北老坟处,由于山洪暴发,只有一对青年男女,外出幸免遇难。为延续韩族后代,二人以推磨为媒而成婚,并在现址立村,婚后所生三子,三子分三门,即:东门、中门、西门。到现在已历经17代。爨字被村民们编成了顺口溜:兴字头,林字腰,大字下面架火烧,大火烧林烧的兴。 

  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整个村落。看到周围群山环绕,山爨底下村右边有内外白虎山,两山顺势而下,内白虎山一落到底,恰是左青龙昂首,青龙白虎交相呼应。 

  先是来到了爨底下村的四合院,爨底下的四合院与京城四合院相比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爨底下村远景和厢房大小,门楼位置完全靠风水学的规范。不同之处是,东西厢房向院中央缩进,减少占地面积,二进院中,内宅与外宅的中轴线上,不建垂花门,而建三间五檩的穿堂屋,以提高土地利用率。 

  接着来到了影壁处,分为上有帽、中有心、下有座三部分。据考证,做工精细装饰华美的影壁主要是彰显富贵,驱邪避害,保佑吉祥的作用。 

  来到门楼处,门楼是爨底下村比较有代表性的建筑,爨底下门楼大部分建在四合院东南角,也就是沿中轴线横向东移,寓发横财。同时也符合左青龙,右白虎的风水思想。而建于街南的四合院门楼建西北角。 

  许多明清时期古屋保存至今,可以看到全村各处都会有很多人在此写生。 

  一路下来,我们见到了爨底下村留下的宝贵的文化遗产,明代老村遗址、清代民居、壁画、捷报、二战时期被日军烧毁的房屋,爨底下村的废墟、抗日哨所遗址、五十年代的标语、六十年代的标语、七十年代的标语、古碾、古磨、古井、古庙,使我们感悟历史积淀,体会世事沧桑变化。 

  我们看到了有财神的化身关公庙,有盼子的娘娘庙,有保佑太平的观音庙。“农家乐”的旅游气息浓厚,旅游已经成为这里的支柱性产业。 

  据悉,抗日战争时期,全村108户,500多口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先后有七、八十个年青人参军、参政、参战。百分之八十的农户为军属、干属、烈属。 

  我们一行人最后爬到了爨底下村的观景台,地处群山环绕,得天独厚。整个半圆形的村落尽收眼底。房屋错落有致,村庄依山而成,两侧群山呼应相望,寓意深厚。不仅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而且让人领会到浓重的文化气息,使人陶醉其中。 

  本次参观活动在广大师生意犹未尽中缓缓落下帷幕。带来了一场视觉和心灵的饕餮盛宴。让我们感受历史文化,为当代社会主义建设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矢志不渝,为国家和人民作出应有的贡献!(五室   李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