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登录 |
|
|
话说两档子事 |
发布时间:2016-03-30 |
作者: |
【字号: |
小 中 大 |
】 |
|
【点击率: |
】 |
【打印本页】 |
【关闭】 |
|
|
遇到过两档子事,想说一说。
常逛颐和园的人都会发现,近几年来每到冬天,昆明湖因停止补水而干涸,湖底朝天,污泥成干土,众多游人在污土上纵横穿行,自成一景。
别看昆明湖这么大,一旦停止供水,不需多久,满满一湖水就会蒸发、渗漏掉。人们自然会问:堂堂昆明湖,从老佛爷年代到今天,一百好几十年了,水好像从未干过(1991年清淤除外),为什么近些年每到冬天就“湖见底,鱼归天” ?难道就没有一点水可补吗?其实理由很简单,北京太缺水。何止北京,整个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大半个中国都处在长期干旱少水之中。
1998年北京下了透雨,密云水库达34亿立方米的库容。自那以后,我国北方降雨一直偏少,密云水库一直处在低水位运行。有时还依靠河北、山西两地调水。北京城区不断扩大,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激增。而地表水(水库)和地下水严重短缺。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颐和园的昆明湖,在旅游淡季只能停止补水,这是不得已而为之。
上面是我要说的第一件事,它引发我许多想法以及对大自然许多问题的关注。
一段时间以来,一个称为“极端气候” 的术语常见于报刊媒体。在记忆中,解放以来,就有几次气候大灾害。1954年长江全流域大洪水,淹没地域广,造成全国粮荒;1963年华北地区(河北、北京、天津等)大水灾,城里城外顿时一片汪洋,民房倒塌万余间,京广线一度中断;1975年7月河南驻马店地区,三天超强降雨造成两座大型水库和50多座中小型水库连续垮塌,29个县受灾,这是一次毁灭性灾害。“极端气候”危害人类久远,人类对它还无抗拒之力,只有借助科学技术逐步发展,逐步揭示它的形成机理和内在规律,力求达到及时准确预报,以减少损失。当前,媒体又引发“极端气候事件频发”新话题。“频发”两字,很刺激人们眼球。某主流报纸刊发《极端气候事件缘何多发》的文章,提及我国南方暴雨洪涝严重,淮河严重发生流域性大洪水,北方多省发生局部强降雨。山东济南市一次强降雨一小时竟然下了150毫米,是几百年未见。频繁、强烈的灾害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巨大财产损失。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表示,今年以来我国天气气候持续异常是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所致。这些极端气候事件不但在中国也在全球频频出现。专家建议,应对气候变化需要科学家、政府和社会公众全体努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植树造林,运用先进的节能技术,随手关灯,开小排量汽车,多乘公交车,多骑自行车,少开私家车等都是减缓气候变化影响的积极选择。
下面该说说第二档子事。我的手机曾收到一条短信,内容为“市民朋友们:今天环境测试交通保障工作圆满完成。衷心感谢你对首都空气质量改善和奥运筹备做的贡献。”落款为“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收到这条短信,感慨颇多。本人为老者,不会开车,也无汽车,只乘坐公交车外出,对北京市会有啥贡献呢,居然收到市领导的感谢短信,受之有愧。想必是市领导期望全市人民积极行动起来,关心奥运,支持奥运,为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尽一份力量,为中华民族争光。
两档子事,看似不大相干,实则有其内在联系,都是直奔当今社会关注的“气候与环境”这一主题。两档子事揉在一起漫谈细说有嚼头,令人回味。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防止环境进一步恶化,当务之急就是节能、降耗、减排。中国政府不仅在抑制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加大力度,而且在全面控制和减缓所有灾害的废渣、废液、废气排放方面下工夫,发出了“节能减排,多策并举,全民行动”的号召,提出坚决抑制高能耗、高污染行业过快发展;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关停五小企业;没有通过节能审查的项目,一律不能审批核准,实行一票否决等强劲举措。由此可见,政府决心大,行动坚决果断。
“气候与环境”这个话题非常沉重,现在人和大自然间关系尴尬。一方面人类拼命索取能源,开足马力生产,尽情享受生活。另一方面,大量排放的废渣、废液、废气污染大地、江河湖海和空间,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今日自然灾害频繁,许多是人类自己造的孽。人类目前还无胜天之力,但人们可以约束自己的行为以减缓对大自然的危害,选择适应长效发展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理智地对待生活,对待消费。
科学发展,共建和谐,任重道远。前不久,中央台一次《焦点访谈》报道湖南南岳衡山风景区炸掉了景区的所有楼台馆所的消息令人振奋。看到那一座座风光建筑纷纷倒塌,随之尘烟翻腾直上蓝天的情景,真是痛快、震撼。保护生态就要有这股子劲,就要这公平。
退休职工 裴卓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