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电子所举办60周年系列学术报告之一

时间:2016-05-23  来源: 文本大小:【 |  | 】  【打印

  

1会议全景

2郭光灿院士报告 

   2016519日,中科院电子所成立六十周年系列学术报告在电子所102会议室举行。郭光灿院士应邀做"量子信息技术发展状况"学术报告,并与广大师生进行交流。 

  量子信息技术是量子物理与信息科学交叉的新生学科。基于量子特性,该技术可以突破现有信息技术的物理极限,在信息处理速度、信息安全、信息容量、信息检测精度等方面将会发挥极大作用。郭院士的学术报告以"量子信息技术发展状况"为题,阐述了量子信息技术的物理基础,介绍了量子计算、量子模拟、量子通信、量子密码、量子传感等领域的发展状况,内容由浅入深展,信息量丰富。报告会上,在场人员反响热烈、踊跃提问,郭院士一一给予耐心回答、解释,激发了在场人员的科研热情,拓宽了技术人员的创新思维。 

  附郭光灿简介: 

  郭光灿(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量子信息学家),男,1942129日生,汉族,籍贯福建惠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现任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主任、物理系教授;中科院方向性项目首席专家,国家科技部973项目“量子通信和量子信息技术”的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中科院-北京大学超快光科学和激光联合中心双聘院士。华南师范大学双聘院士。上世纪九十年代,郭光灿同他的研究生提出“量子避错编码原理”、“概率量子克隆原理”,在国际上引起很大反响;提出的“利用光腔制备两原子纠缠的方案”被法国科学家沙吉·哈罗彻实验证实,后者2012年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组建的这支研究队伍先后培养出五位中科院院士和十多位科技部“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科技处 党雅文  张益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