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极及有关器件研究工作回顾 我是在毛振琮先生的带领下开始光阴极研究的。毛振琮先生曾于解放前由国民党政府派到英国留学,在英国Mullad公司工作过一段时间,回国后在上海亚普尔灯泡厂工作,1952年下半年,调到电子所电子管组从事光电管工作,研究方向是电子束管与光电管,填补了国内光电管研究的空白。 毛振琮先生曾经转给我一份资料,内容是“Ag-O-Cs光阴极”的制作技术。根据这份资料,再加上我查阅的Physieal abstraet与Chmieal Abstiact 公开发表的光阴极的制作工艺及性能文章,经过整理加工、消化吸收,我开始了光阴极的研究。 首先要建立一台高真空系统。这在当时是个大难题,当时国内还没有金属真空泵,只能选择玻璃高真空泵。当时长春仪器馆有位杜继禄技师能够吹制玻璃的高真空泵,他的弟弟杜继祯是电子管小组的玻璃工,我请杜继祯和杜继禄建立了一套全玻璃的高真空系统,还自制了玻璃的麦氏高真空计,这套系统能达到1×10-6mmHg,这在当时确是一件不简单的事。 高真空泵内的工作物质是水银(汞),一般从市面买来的汞因纯度不够必须要经过化学清洗与真空蒸馏,除玻璃工作以外,所有如汞的化学清洗与真空蒸馏等工作都是由我一人全部完成。由于长期接触汞,我的白血球下降到只有2000多一点,这是汞中毒的结果。毛振琮先生看到我的汞中毒相当严重,必须采取与汞隔离的措施,他就拿出从国外带回来的高真空泵的工作物质高真空扩散泵油,我才不再接触汞。如今50多年过去了,我的白血球也只是在下限附近。 在Ag-O-Cs光阴极的制作工艺中有一个工序,是在高真空系统内玻璃壳内壁蒸落的Ag膜必须在一定的O2压下取间隙放电使Ag膜形成Ag2o膜,这就要求有一台电子线路来控制放电的间隙,当时没有任何资料可供参考,这台间隙放电的电子线路由当时组内的陆孝厚独自完成,这是陆孝厚对Ag-O-Cs光阴极的贡献。有了高真空系统(1×10-6mmHg),我开始着手研究Ag-O-Cs光阴极,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Sb-Cs光阴极的研究。为了使研究成果与实际需要相结合,我特意到长春东北电影制片厂了解该厂电影机光电管的使用情况,该厂电影机配套的光电管是从国外进口的Sb-Cs光电管与Sb-Cs一级倍增光电管,我从该厂获得该Sb-Cs光管与Sb-Cs一级倍增管各一个。 我首先请人设计光电管与光电一级倍增光电管的泡壳模子,而后拿着泡壳模子到玻璃厂吹成光电管的管壳,回小组后再请玻璃工程师傅加工成光电管的管壳形状,最后在排气台分别制作Ag-O-Cs光阴极与Sb-Cs光阴极。 我的一个助手(合作者)陈明夫师傅本来在这方面很欠缺,由于勤学苦练,他很快成为一个熟练的玻璃工师傅,负责吹制光电管管壳的加工,并一直跟我工作到退休。 大概是在1955年,我写成了Ag-O-Cs光电管,Sb-Cs光电管与Sb-Cs一级倍增光电管的工作报告,曾分别寄给北大无线电系、南开物理系、清华大学无线电系电真空专业、复旦物理系、南京工学院电真空系、南京741厂等单位。这项成果在国内是首创,其成果报告目前还保存在电子所的技术档案内。该项研究还获得中国科学院东北分院颁发的奖旗,这面奖旗后来被红卫兵毁掉了。 大约在1958年,298厂的莫保民先生请我去该厂,培养该厂红外线变象管生产中关键工艺技术人员。在征得所领导同意后,本着负责任的精神,我特意带了组内的一位转业军人一道去了298厂。当时我想,既然帮工厂培养技术工人,也应培养我们自己的技术工人,因此我特意带那位转业军人去了298厂红外线生产各个工序现场,有意识地培养他的相关技术,此次培训历时3个多月。 在1958年的大跃进年代,地方上好多省都设立了中国科学院地方分院,分院下设有电子所,当时不少分院的电子所派年青的大学生(一般都只在大学念了两年的在校大学生)到北京电子所学习,当时的光电组就有内蒙、贵州等分院电子所的在校大学生,这些分派到光电组的在校大学生与在编的同志一道参加工作,大约在1959~1960年这几位分院电子所的同志分别回到各省继续工作,将这些技术也带回了所在省。 1958年(也可能是1959年)原二机部派专人到电子所要泵,电子所光电管组在研究基础上承担了相关任务。任务正式下达,我们可以说真正是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当时刚从云南大学物理系毕业的范荣团分配到光电组从事φy-31A光电倍增管的研究工作,经过几年的埋头钻研终于研究出φy-31A光电管,这是光电组向国家做出的又一贡献,而且所有技术都是无偿的。 1958年(也可能是1959年)原二机部王涂昌先生(王先生是顾德欢所长的老师)亲自到电子管要求电子所按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生产5″X射线变象管,当时是顾所长在会议室亲自接待王涂昌先生,我参加了这次接待,受命负责这项任务。 这项任务除荧光屏以外,其他技术同样是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我亲自带领新分配到组的同志(还包括分院电子所的同志)从点滴做起。5″X射线象增管内的荧光屏是荧光屏组负责加工的,荧光屏组组长是朱国民。到1966年初,我们研制成功5″X射线象增强管,并向二机部提供了样管。 有关该管的研制情况还可向赵佐政同志了解,其余的同志目前均已离开电子所了。 关于夜视仪器的发展,到70年代已从红外夜视仪(主动夜视仪)发展到被动夜视仪(微光夜视仪),它是红外夜视仪中Ag-O-Cs光阴极改换成Sb-K-Na-Cs的结果。另外还在管内加了微通道版,而微通道板(MCP)则完全是纤维玻璃工艺为了加速微光管内MCP的配套。在上级的领导下,我们组成了一个“二四会战办公室”,负责协调微光管的研制,当时上级派了2名部队的干部坐阵电子所,与光电组共同工作,同时协调与建材研究院(负责提供光纤面板与MCP)的各项沟通事宜。为了配合建材院MCP的工作,电子所又特别成了MCP组,专门负责MCP有关性能的测量。MCP测试组的组长为张明。 根据国外文献的报导,第一代的微光管是Sb-L-Na-G+MEP+荧光屏组成的。在此基础上又发展成第二代微光屏,它是由GaAs+MCP+荧光屏组成的。接着又出现了GaAs光阴极的研究,GaAs光阴极涉及到半导体多层外延的生产和工艺,而在第二代微光管内如何完成GaAs光阴极的激活,又属于电真空的范畴,所以一个第二代激光管,是半导体学科与电真空学科相互配合的结晶,二种不同的学科必然增加工作的难度,在这方面我做了大量的调研,深感电子所不可能再另搞一摊半导体外延生长工艺线,因此建议上级给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下达微光管内GaAs/GaAlAs多层外延片的任务。我深深感到这个协调工作的难度,一个含GaAs光阴极的微光管,它的光纤面板与微通道板两方面属于纤维玻璃工艺,由建材院负责提供;而GaAs/GaAlAs多层外延则属于半导体工艺;在所有这些方面都解决以后才由电真空光阴极的工艺来完成,所以含GaAs光阴极的微光管的工艺难度特别大。 从全国范围来说,西安205所是个专业研究夜视仪的研究所,该所在夜视用的微光管方面研究起步比较晚,但投入的人力物力远超过电子所的光电阴极组。根据这种情况,进入80年代以后,上级将微光管的研究重心逐步从电子所转向西安205所,但是由于确实存在着技术难度与协作关系,西安205所也经历了艰难的攻关研制过程。 我离休已多年,现已86岁,年龄不饶人,过去许多事现已记不清了,仅就能回忆的写成上述文字供年轻同志参考。目前已退休的光电组的成员仍留在电子所的尚有范荣团、海宇涵、赵佐政、谈凯声,这些同志可能会提供更加详尽的材料。 (本文系根据陶兆民同志参加“所史访谈”时的回忆内容整理摘编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