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拾贝

电子工艺与电子材料研究室的历史贡献

时间:2016-04-01  来源: 文本大小:【 |  | 】  【打印

  -----兼谈电子束焊接技术的历史 

   电子工艺与材料研究室成立于1961年,至1993年撤销。我1961年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毕业分配到电子所,一开始就到该室工作,对历史回忆如下,供参考。由于时间久远,且个人接触面和文章篇幅有限,难免会有不全面和欠准确的地方,请见谅。 

  一、成立研究室的背景与目的 

  电子所于1956年创建。1958年大跃进,按中科院规划,又筹建了0305工厂,主要任务是研制特种电真空器件及仪器仪表,下设一室为磁控管,二室为行波管,三室为电子工艺材料,四室为仪器仪表,五室为示波管,十二室为速调管。其中三室作为研制管子的配套室,是为了集中研究电真空器件中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或共性问题。 

  二、研究室的简史 

  电子工艺与电子材料研究室(以下简称工艺材料室)于1961年创建,第一任(1961~1964)室主任迟宝义、副主任吴兆皓,党支部书记常涛、副书记栗将心,业务秘书顾国安、行政秘书郭彩云。下设十个研究组,即技术组(组长顾国安)、高频钎焊(林世昌)、电火花加工(王昆山)、电化学工艺(朱基生)、阴极制备(吴兆皓)、涂膜技术(朱国民)、玻璃精加工(赵进)、玻璃机加工(商勤)、化学分析(王淳)、陶瓷材料(谭名扬),另设金加工车间(主任常涛、副主任孙洪海、技术组长张兴才)。全室总人数120多人,清一色年青人(只有少数几位30多岁的中年人),朝气蓬勃,青春向上,各项工作均从零开始,很快取得了有显示度的进展。虽然当时国家处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时期,有关工作经历了一些变动,如陶瓷材料组撤消,有的组编制压缩,许多工人师傅返乡了。但总体上研究室的工作还是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为相关产品的研制解决了不少难题。张劲夫副院长曾二次亲临视察电子所并到工艺材料室考察。 

  随着科技事业的发展,研究室几经调整,先后经历了几个阶段。1964年电子所南北二所合并,0305厂撤销,工艺材料室编为电子所九室,金加工车间合并到北车间。研究室第二任(1964~1976)主任为吴兆皓,党支部书记张鹏飞。陆续增设了陶瓷组(朱基生)、陶瓷封接组(潘爽)、磁钢组(吴金华)、电化学工艺组(邹子亚),金相分析组(金如良)。第三任(1976~1981)主任为杨连贵,党支部书记徐进。增加了传感器组(杨连贵兼组长),并将七室的传感器组(崔大富)和十一室的微通导板组(张多明)划到九室。第四任(1981~1985)主任为孙文德,党支部书记唐忠诚。第五任(1985~1992)主任为林世昌,党支部书记由林世昌兼任。第六任(1992~1993)主任为史殿成,党支部书记崔大富。1993年进行了大调整,九室撤消,传感器组独立,电火花组划归车间,多数课题划归微波公司,数年后差不多都逐渐撤销,仅存电子束焊接工艺。 

  三、研究室的历史贡献(仅列出一定时期的主要工作) 

  80年代后期,正值全国改革开放时期,九室的工作也处于兴旺阶段,全室职工近80人,研究生近10人。分成11个行政小组,总计有近20个课题,承担着配合所内管子室研制项目的相关任务,和国家重点工程、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横向合作课题等任务。许多工作处于当时国内领先或国内外先进水平,取得了多项国家级、部院级、研究所级科技成果,在国内外学术会议或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 

  1901组,电子束焊接(林世昌)与等离子喷涂(崔之健) 

  拥有两台电子束焊机,一台焊缝跟踪仪;一台等离子喷涂设备。承担并完成的工作(成果)有:电子束焊接,等离子喷涂六硼化镧阴极、喷涂微波吸收材料,等离子微弧焊接精密波纹管组件。 

  在此特别提一下电子束焊接技术的历史。为了跟踪国际先进焊接技术在研制电真空器件中的应用,在工厂三室制定发展规划时(当时中科院在各所开展定方向、定任务、定人员的“三定”工作),室主任迟宝义指导我们订购电子束焊机。后来适逢1966年底在上海有个日本电子株式会社的展览会,其中有电子束焊机展出,为此我专程赴沪,返京后在当时的室主任吴兆皓指导下,向中科院新技术局提出留购报告。在我所器材处史玉泉的帮助下,通过新技术局及其他有关部门,留购展品成功,这在当时是我国第一台购进的国外电子束焊机。1967年夏季运抵我所,很快安装、调试成功,从此开始了电子束焊接技术的研究,作为应用研究,处于国内领先的状态。在试焊了有关材料样品及一些零部件后,在所革委会生产组支持下,我们召开了现场会,为推广应用打开了局面,在国内率先取得了一些应用成果,此后任务不断。 

  1973年至1975年在所科技处领导下,我所与北京仪器厂联合研制成功国内先进水平的中压大型电子束焊机,我所参加人员有林世昌、吕世霖、张水顺、尤世杰、张一阳。电子束焊接课题组利用二台电子束焊机开展了多项研究,如电子束焊接微波管阴极组件、压力传感器等精密部件(研究论文被国内学术会议推荐刊于《Sensors and Actuators》)、微光(星光)管光电阴极器件,电子束焊接异种难熔金属(研究论文受中国焊接学会推荐,在日本东京IIW会议大会宣读),电子束焊接高铝陶瓷与金属(研究论文受到法国嘎纳国际会议和同行的关注)。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扫描电子束对材料改性的研究”(研究论文刊于《电子科学学刊英文版》) 

  随着1993年九室大部分课题划归微波公司,正处于国内许多单位引进或自制电子束焊机的大发展时期,我所的电子束焊接课题维持一段时间后,人员陆续退休,业务逐渐委缩了。 

  先后在电子束焊接课题组工作的还有肖乃元、范炳林、王秀梅、王和珍、胡宗耀、张燕生。 

  2902组,电火花加工(傅云槐、林应山) 

  拥有一台高精度座标电火花机床、多台多类型线切割机床、一台大型工具测量显微镜。承担并完成的工作有:精密加工微波管慢波元件、大量多种形状复杂的零部件,加工多种模具、橡胶裁刀。 

  3903组,电化学加工及化学传感器(邹子亚) 

  拥有整套电化学加工流程的有关设备。利用电化学沉积(电铸)方法制备形状复杂的空心零件,如微波管阴极基底。开展了化学传感器研究,利用离子选择性场效应晶体管(ISFET)研制成离子浓度计。 

  4904组,陶瓷(朱基生、金战英) 

  拥有整套的陶瓷研制、生产工艺线,有一座二层小楼实验室和陶瓷窑。为微波管提供大量各种形状、尺寸的精密结构陶瓷另件,如外径180mm、厚5mm的微波输出窗片,外径1.2mm的四孔瓷管。主要产品为9599氧化铝瓷,少量碳化硅、氧化锆瓷。 

  5905组,化学分析(郭新珍) 

  拥有常规化学分析需要的各种仪器,包括光谱分析仪、原子吸收分析仪。承担着管子室和器材处送来的各种材料样品分析任务,参加了多项有关材料化学分析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 

  6906组,物理分析(金如良) 

  拥有常规物理分析所需的仪器,包括大型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光能谱仪。承担着管子室和器材处送来的各种材料样品或封接件焊缝样品分析任务,作为第一单位,参加编著电真空器件材料金相分析图谱。 

  7907组,磁钢(吴金华、郑观泽) 

  拥有整套磁钢研制所需的工艺设备。研制成功稀土钴(包括217钐钴)永磁材料,为行波管电子注聚焦系统提供磁性零件。与物理所联合研制成功钕铁硼磁钢(当时承担了主要的工艺技术) 

  8908组,传感器与超细粉末(杨连贵、赵湛) 

  拥有整套必需设备。研制成功陶瓷铂电阻测温元件(测温范围-200C---850---1100),研制成功红光治疗仪。利用水解法制备亚微米量级的超细粉末。 

  9909组,功能陶瓷(史殿成、童慧丽) 

  拥有整套实验设备。以钛酸钡体系的功能陶瓷,研制成功PTC(正温度系数)NTC(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高压高介陶瓷电容器。 

  10910组,生物传感器和单分子膜(崔大富、韩劲红) 

  拥有多种大型实验设备。完成了酶场效应晶体管、光纤PH传感器、氢离子敏场效应管等多项任务,开展了单分子膜(LB)的研究。后成为传感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方基地。 

  11911组,通道电子倍增器(张多明) 

  拥有全套必需的设备。研制成功由特殊玻璃制成的多功能探测器、微通道板(MCP),并在开口式象增强器上应用。 

  四、对研究室历史的一点认识 

  由于多种因素和原因,工艺材料研究室撤消了,但历史贡献应该肯定。无论是在为研制任务提供技术服务和大量的特殊零件方面,还是在为国家的有关重要任务解决多项关键技术方面,都功不可没。请不要忘了这段历史。 

  对于研究室被撤销的原因,我有一些认识,与大家分享。 

  一是课题核算带来的困难。90年代初期,各种工作均需要经济核算,科研事业也不例外,这项政策无疑十分必要。但作为制管任务配套的工艺材料室,没有整体大型工程项目,各课题组相对独立,没有高经济价值的产品,仅以加工工时或零部件计费,产值不高。而实验设备庞大、占地较广、工艺人员较多,要各自养活自己,十分困难。 

  二是项目研发不成功。当时有的课题组已具有一些项目雏型,在改革时期划归公司管属,下海了。但只有磁钢项目被物理所和院领导看上,投入了很大的力量,组建了“三环公司”,成为著名的企业;另一个是红光治疗仪项目,被所领导调拨到科电公司,作为重点发展项目,成为后来微波公司的一个主导产品;另外,电火花加工工艺划归车间、部分划归制管室,保留了下来;电子束焊接工艺和扫描电镜分析划归制管室,保留了下来。传感器研究,独立建室,成为国家实验室北方基地。其余课题或项目,虽然也做了很大甚至可以说是极大的努力,如寻找合作单位或技术转移,但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研发未能成功。这样,有一定价值的“种子”或“小苗”没有成长起来,均消亡了。 

  回顾历史,有经验、有教训。个人认为,为了经济核算,把几个为制管室配套的研究室撤消,分散到制管室,有一定的合理性,也产生了一些弊端。研究力量分散,水平下降,导致有一段时期由于工艺波动、材料不佳,造成管子性能不稳定。而且原有的特色工艺、特殊材料和微观分析手段没有了,对管子的创新研究也带来一定难度。好在走过一段经历后,现在我们对工艺、材料又十分重视了,令人欣慰。 

  (本文系根据林世昌同志参加“所史访谈”时的回忆内容整理摘编而成)